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刘云)12月13日是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该如何对新一代年轻人开展历史教育呢?今天下午2点,中央党校国际战略重心教授林晓光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与网友共同关注这一话题,进行互动讨论。>>点击进入微访谈
林晓光认为,国家公祭日应该进入中小学课本。尤其是使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大多为年轻人,如何用他们习惯并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历史教育,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友: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您认为安倍政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林晓光:我国宣布设立国家公祭日以后,日本政府已经公开表示了不满。除此之外,在日本国内的历史教育、历史教科书问题上,继续歪曲势力、美化侵略,可能会是日本政府的选项。安倍已经表示,要在今年的二战结束70周年之日发表关于历史问题的新的政府见解。
网友:人民英雄纪念碑如何公祭?
林晓光: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的任何活动都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任何个人或团体可能都不能自发的在那里组织大型活动。
网友:对国家公祭日的内容是否应该进入中小学课本呢?
林晓光:当然,必须的。只教育成人的话,如何能一代一代传至久远?尤其是使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大多为年轻人,如何用他们习惯并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历史教育,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友: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您觉得传递了我国政府怎样的态度?
林晓光:对历史的尊重,对国民生命的尊重,对侵略的愤怒,对日本政府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抗议,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维护。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其可期待的效果之一,就是唤起民众,为中国的进步发展,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网友:公祭日应该禁止娱乐游戏体育活动、会不会给市民放假?
林晓光:政府如果没有明令禁止,至少在举行纪念活动的场所,不宜欢歌笑语吧?前不久很多网友建议放假,我也有同感。但能否放假,还要由政府作出决定。
网友:您认为中国在当前的中日关系中国应当如何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呢?
林晓光:在两国的外交博弈中,谁主动、谁被动,很大程度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后发制人就一定是被动吗?恐怕也不一定。至少在第一线、在前台,他不动,我也不动,他不挑衅,我就严阵以待,也不失为掌握主动、谋定而后动的办法和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