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民企投资10亿元创“企业包县”式扶贫新模式

2014年12月01日23:1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民企投资10亿元创“企业包县”式扶贫新模式

  新华网贵阳12月1日电(记者江国成 韩淼)“投入10亿元,重点产业扶贫,5年人均收入翻番”。这是中国知名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和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丹寨县1日在贵阳签订的一份扶贫协议的主要内容。

  丹寨位于中国西南省份贵州东南部,人口17.2万,有苗族、水族、布依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2736元。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为了提高扶贫精准性,变捐款捐物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集团选择丹寨多数农民从事的土猪养殖和硒锌茶叶种植两个行业,投资深加工企业:一是建设总规模30万头的土猪养殖厂和屠宰加工厂,每户农民入股,收益归农民;二是建设一个万吨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对农户种植的硒锌茶叶订单收购,提高农民收益。

  王健林说,万达丹寨扶贫模式注重发挥企业自身渠道优势,成立专门销售公司,把在丹寨深加工的农产品销往全国,从而形成农民种养、企业加工、全国销售的良性循环。

  另外,万达集团承诺每年将从丹寨招聘一万名农民工,到万达战略合作伙伴旗下施工企业务工,通过务工实现脱贫。

  根据协议,万达集团还将联合贵州以及黔东南州3所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生300名至500名丹寨籍学生入学,毕业后择优录取到万达就业。

  据万达集团介绍,此次万达教育和产业扶贫项目将惠及全县3万户农民,覆盖全县所有贫困人口,真正实现扶贫普惠制。

  出席签字仪式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一个扶贫日。国家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万达集团帮助一个县整体扶贫工作的做法是中国扶贫模式的创新之举。

  王健林表示,此次万达集团确定丹寨的扶贫模式是“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创新模式,既不是简单捐款,也不是单纯投资建厂,而是注重长期与短期结合、产业与教育结合、提高人均收入与整体脱贫相结合。

  “这次扶贫重点不是投入多少钱,而是要创新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的企业扶贫新模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探索,为全国企业开展扶贫工作提供示范案例,唤起全国更多的大型企业开展扶贫。”他说。(韩淼)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