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山东威海)现场交流活动侧记
新华网威海11月28日电(吴丽娜)走近威海,迎面拂来的海风扫却仆仆风尘,它的干净亮堂和徐缓节奏予人一种生于斯乐于斯的恬适感,慢下步伐,不禁对这座海滨城市顿生喜爱之情。27日,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行,见证“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光明与磊落。
“帮到底,直到有一天自己也爬不起”
李玉坤老人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生活清贫却有博爱之心。98年洪灾、08年冰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几乎每一次重大灾害,她都会捐资救助。至今,她已资助了50多个孩子,温暖着他们的求学路。当有人问到“过得这样清苦为什么还要去帮助那么多不相干的人”时,李玉坤老人一口方言,回答分外朴实,“丈夫重病13年,两个孩子上不起学,全靠村里邻里的帮助。我自己有能力了,能帮一个尽量帮一个。” 李玉坤老人用年复一年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感恩与回报。
“用一次感冒换一次生命太值得”
春寒料峭的4月,开着垃圾车的唐海龙大哥忽然看到一个女孩落入池塘,只露出头,来不及多想,他连衣服也没脱就跳下水中,将那个才8岁的女孩托出水面。冰冷的池水、刺骨的寒风,毫不留情,救出孩子的唐大哥得了一场重感冒。用唐大哥的话说,“用一次感冒换一条生命太值得!” 若不是妻子看到湿衣服一再追问,这一见义勇为的举动或许就永远埋在了唐大哥的心底。跳水救人,甚至无暇考虑自己将经受着怎样的考验,一句“太值得”道出生命的珍贵。
“有我在,就有他在,有他在,就有我们的家在”
曹雪梅的丈夫曾患尿毒症,频繁的血液透析是个“烧钱”的无底洞,根本负担不起。不得已决定换肾。配型成功的概率之低可以想见,可是于千万人之间,这一对夫妇居然配型相符。曹雪梅没有丝毫犹豫,把一个健康的肾植入丈夫体内,他们成为名副其实血肉相连的夫妻。 “老天注定我们在一起。有我在,就有他在,有他在,就有我们的家在。”这深情的告白,诉说着天大的缘分,也诉说着动人的长情。
“等我老一点的时候再说吧”
为照顾生病的父母,她十几年如一日,把青春留在了7平的农家小院。曾有人追求,想与她组织家庭,可是带着父母出嫁的想法吓退了对方。因为夜晚要频繁起来给父母翻身,她患上失眠症,依然用心照料双亲无怨无悔。她是威海“最美女儿”陈华丽。台上的她,五官端正,脸略显瘦削,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当问到她“无儿无女,自己老了怎么办”时,陈华丽淡淡一笑说,“我有养老保险”,继续追问,她仍是笑着,“等我再老一点的时候再说吧。” 这一句清浅的话,将“侍奉老人不嫁”的事实无限淡化,却令人心头一颤,为她无比动容。
他们自足,也富足
现场分享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不同好人的事迹。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二次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吕明玉,“没有什么东西比挽救一个生命更重要”;与歹徒斗智斗勇终将其擒住的毕庶岚,抓住刀刃的手至今仍留伤痕,一个手指失去了知觉;代管船员工资、苦等7年归还6000元的张茹文,物归原主心里石头总算落地;摆水果摊、拾到10万元辗转找到失主的刘长青,“不是自己的钱不能要,要了心里不踏实,再说人丢了钱也着急”;离休老人殷树山,把离休金都捐给了贫困地区,不求回报,妻子“与老伴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八年穿坏了几十双鞋的戚恩雨,日日走街串户,为社区服务,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塔山社区的各种小事琐事和处理意见……
故事或许有别,精神却是同一的。这许多朴素的人,嘴角眼角却洋溢着原始的幸福,满满的,快要溢出。他们经济上并不很富裕,精神上却是最富有的人,那种由内而外的自足,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他们都是那样朴实无华,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值得”“太值了”“必须的”,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质朴滚烫,在某一瞬间足以击中你心灵深处沉睡的柔软的小角落。他们只是普通人,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和传播着曾感受到的善与美,不仅给他人送去惊喜,也收获更多的信任,就这样触动你、打动你。所谓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大概就是如此吧,行动总是最好的证明与答案。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