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陈经纬:在汕头华侨试验区组建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

2014年11月28日13: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陈经纬:在汕头华侨试验区组建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汕头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也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生在汕头的全国政协委员陈经纬早前在两会上就已提交过“潮汕三市合并”的提案,对潮汕发展给予了热切的关注。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在28日举行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座谈会上,陈经纬建议在“华侨试验区”成立一家以潮商为主投资的包括引进两家以上国际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混合所有制银行。以下为发言全文:

  对加快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的几点想法

  ——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经纬集团主席 陈经纬

  (2014年11月28日,广州)

  尊敬的朱小丹省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乡亲:

  大家好!很高兴能出席今天的座谈会,跟大家一起为加快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参与意见、贡献力量。“华侨试验区”的设立顺利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的结果,也是汕头市委、市政府全力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它为海外广大华人华侨、港澳台企业和在祖国各省市发展的潮籍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舞台。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全国各地都主动对接力争融入到这一国家战略中来。对于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汕头来说,更应紧紧把握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战略机遇,据了解,得到国务院以文件批复确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汕头名列前茅。将汕头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这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快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一、以大力发展国际采购商贸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进而配套建设跨境金融服务作为“华侨试验区”的基本发展方向

  在当今世界贸易趋向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双边和多边贸易的壁垒将逐步被攻破。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与世界各国“自贸协定”的签订。本月中下旬,习近平主席出访澳大利亚等国,中国与澳大利亚签订了“自贸协定”,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0多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21世纪经贸议题”。这是习主席访澳的一大成果,朱小丹省长也见证了签订仪式。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4.16万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为12.4万亿人民币。随着中国将与多个国家、地区紧密进行“自贸协定”的谈判,其结果是双方进出口物资的关税逐年快速降低并定期至零。传统产业的国际贸易在原有的基础上将高速升级呈现前所未有“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建议汕头“华侨试验区”,应当敏锐地看到国际贸易的这个发展大势。

  潮汕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多优良港湾,自古为中外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商贸口岸。作为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进出海口、主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汕头,清末曾经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口通商之一。

  潮汕籍人士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享誉全球,潮汕籍工商界在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营商网络,潮汕大地具备区域、海港、人脉、资本、营商网络的优势以及通往世界的互联网海底光缆接口的有利条件,对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贸易、仓储、物流产业进而带动跨境金融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有可为。本人认为,“华侨试验区”积极发展好跨境互联网产业、跨境商品大流通产业是现阶段起步的首选之一,也是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建设好“华侨试验区”首当其冲必须在近期加速汕头已完成短期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汕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海外华侨和港澳台胞以及在全国各地发展的乡亲回家乡投资创业和潮汕地区对外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明显制约了“华侨试验区”的发展。2011年开始停用了汕头原有机场,新建成的揭阳潮汕机场位于揭阳市区榕城区登岗镇,汕头因此而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机场的经济特区;贯通厦门、汕头、深圳三个经济特区的厦深高铁在潮汕地区的站点选址于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因此为贯通厦、汕、深三个特区建成的高铁,则造成汕头经济特区却没有高铁大站点设置。

  回到现实中,汕头经济特区仅可使用的揭阳民用机场和高铁站离中心城区较远又缺乏现代化交通通道,与汕头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地位很不相称,明显制约了“华侨试验区”的发展。据了解,汕头已制定了年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和年集装箱吞吐量130万标箱的港口建设还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短期规划,但是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进度缓慢。因此,要高度重视,建设好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重中之重必须加快既已规划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们要求广东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指导汕头市采取多形式的融资方式包括地方政府发债,加快广澳港区及其疏港铁路、连接潮汕机场的汕潮揭城市组团城际轨道交通、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进汕头站联络线等快速交通通道建设。我们建议省、市两级政府出面争取得到部队的支持,短期将停用的原军民共用客运机场重新启用为军民共用民用货运机场,此举既有利于“华侨试验区”发展货物大流通产业,也有利于军用机场提高使用率包括经济效益;汕头经济特区中长期规划应选择合适位置填海建设客货两用国际机场和在中心城区设置高铁和城际轨道客站。如城市发展理想,应及时考虑建设地铁。

  三、建议及时在“华侨试验区”组建一家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

  因历史原因造成汕头经济特区现时没有一家自身设立的商业银行存在,这是长期以来制约汕头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不利于“华侨试验区”发展跨境金融服务,更是“华侨试验区”发展各行各业存在的短板。我们要求省政府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民营银行的有利条件下支持帮助,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批准在“华侨试验区”成立一家以潮商为主投资的包括引进两家以上国际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混合所有制银行。

  四、以认真落实“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华侨试验区”自身改革的重点

  汕头“华侨试验区”,本着先行先试的精神,要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首先,应抓紧出台“华侨试验区”包括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其二,参考上海自贸区已试验成功而实施的创新办法,提出汕头自身的各种深化改革的政策。其三,参考本省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新区出台的各种办法,拟订入区企业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税收的优惠政策。其四,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创新实力向政府提出创新申请,欢迎企业倒逼政府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打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要积极推动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与“华侨试验区”深度融合发展

  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为举措,积极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支点地区、国家所在地的广大华人华侨特别是潮籍社团、领军企业包括在全国各地发展的潮籍企业家紧密联系,争取得到海内外企业家特别是潮籍企业家的响应。汕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各类媒体,都要加大对“华侨试验区”的宣传、推介,让更多的同胞了解并投身进来。在发挥潮籍企业家作用的同时,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调动海内外非潮籍广大企业家共同参与建设“华侨试验区”的积极性。

  六、切实加强领导,以实际有效步骤推动“华侨试验区”建设

  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国家和全国人民给予汕头的第一次发展机会,“华侨试验区”的设立则是国家和全国人民给予汕头的第二次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希望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建设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各项工作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我们恳切希望汕头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当前来之不易的建设“华侨试验区”的良好发展局面下,特别是汕头党政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刻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开拓进取,建议由市政府一位副市长以上领导兼任“华侨试验区”主任,尽快出台落实国务院相关政策措施的法规和实施办法包括申请突破,推出具体的招商引资方案和接受投资项目,让我们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企业家以及在全国各地发展的企业家能有一个明确的投资方向。

  在此,我也呼吁广大海内外潮籍乡亲、商协会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外事业有成的潮籍企业家,回汕投资发展自己的事业,将自身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反哺家乡,为国家、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我身为潮籍企业家,更感责任在肩,如家乡有需要,定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所在的香港中国商会、香港智库等多家机构和担任多家高等院校校董的作用,包括我自身的香港经纬集团积极回汕加大投资,也包括本人和集团有积极性、有能力作为发起人牵头在“华侨试验区”组建一家商业银行,共同为汕头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