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恳谈咨询回访
电信诈骗宣传
2014年11月18日,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洼子村的王大爷起了个大早,他要给刚出生的小孙子上户口。户口咋个上法?该准备些啥证明?万一证明材料带不全,从村里到镇上好几十里,你个老东西还不累死?老伴在身边唠唠叨叨,可王大爷却胸有成竹——镇派出所前段时间刚刚在村委会开设了一个“户籍业务代办点”,到那里一咨询,啥都明白了。
“俺得回家准备户口本、孙子的准生证、出生医学证明,还得拿上他爸爸妈妈的结婚证、身份证……”紧攥着手里的“明白纸”,王大爷特别满意:“前年给俺大孙子上户口,也不知道该准备些啥,连问带办, 往镇上跑了好几趟。现在有了这个户籍代办点,该准备啥拿这个明白纸一看心里就有数,赶明天我到镇上跑一趟,啥都办完了!”
正在享受这种便利的不只是王大爷。桓台县公安局新城镇派出所辖区内有40个自然村,村村都开设了四里村这样的“户籍业务代办点”。
代办点里,除了放置有提醒村民办理业务时必备材料的明白纸,还有10类户籍业务的制式申请表格。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热心的管理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填写申请表,以保证表格填写规范。这样一来,村民就可以拿着填好的表格直接到派出所办理最后的手续,申请材料再也不用反复修改,一次成形、一次性到位!
类似这样将户籍服务前移,把过去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的全新举措,桓台县公安局新城镇派出所正在逐一尝试、开展。
“多亏了你们派出所提前给俺们打预防针啊,要不你大娘的棺材本就让骗子骗走了!” 新城镇城东村村民张秀芳大娘紧紧攥着民警小刘的手,半天都没有松开。原来,针对当前电信诈骗案件多发,给群众造成很大损失且追讨难度大的现状,新城镇派出所立足于防范,提前给辖区村民发送了以“提高警惕 别上当”为主题的宣传材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和常见手段。从2014年6月份开始,桓台县公安局新城镇派出所上至正副所长下至普通干警全体下乡,利用50天时间跑遍了辖区内的40个自热村,村村进家入户,不是把警示材料简单的一发了事,而是面对面和村民们唠家常,像讲故事一样把真实发生的简要案情讲给群众听,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