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阳,男,1983年12月出生,2006年参加高速交警工作,现任成绵广三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因大队警力紧缺,自12月21日开展双超治理至今25天时间里,凌阳同志带领二中队全体成员一致奋战在执法一线,奋斗在管制一线,25天时间里,凌阳同志零星休息时间加起来不足三天。冬天的七盘关晚上温度时常降到零下5度,风大天寒,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每天晚上你总能在七盘关的超限整治车道内看到他的身影,总能在执勤岗亭登记窗口看到他的身影,总能在事故现场看到他的身影,总能在事故调解室看到他的身影。
从21日双超治理开始,七盘关作为省际站口备受省公安厅、总队和支队关心、关注,如何把好入川关,如何守好北大门,如何开好局,打好、打响双超治理第一枪至关重要。凌阳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承担起七盘关双超治理工作的重担。在双超治理开始的前一夜,凌阳同志为了如质如量完成七盘关超限整治应急预案体系,他从晚上7点一直忙到凌晨3点,终于将三千多字的应急预案体系完成,并送交办公室整理审核。该应急体系从联勤联动,到各部门分工部署,到各类应急事件预想和处置等全部详细做了描述和安排,大队根据这个预案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并形成成熟落实方案,为有效推进七盘关双超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治超开始,从七盘关双超治理点远程摆控、路段分道分流、近端车辆甄选控制、嫌疑车辆重新核查、超限车辆劝返驶离每个环节,每个工作步骤都在凌阳同志的安排下井然有序地进展。21日当天,总队值班视频车一直在七盘关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当天因为电子称调解不顺利,出现了车辆拥堵情况,出现了群众围观咨询情况,出现了驾驶员不理解闹情绪情况,出现了电子称损坏情况,出现了车道分流失败情况……为了及时处置每一个现场问题,确保整治点的畅通,凌阳同志带领大队选派的14名民警一天没有吃一口饭,没有歇一会脚,直到晚上9点钟,民警才开始轮着狼吞虎咽吃了当天第一顿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路公司和大队协调过来的电子磅接连出现问题,时常出现只有一部电子称可用局面,这样便直接导致了夜间通行车辆排队等候(夜间货车是白天货车流量的2倍左右),最多的时候滞留车队达到了川陕界(距离治超点达7公里),一边是电子称高强度作业,一边是拥堵车辆不断增加,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凌阳更是带领民警昼夜奋战在一线,过磅、快速通过、排堵、引流、协调汉中高速交警维护后方停车秩序……因为人少、压力大,民警不得不采取12小时值班制度,这样直接导致民警除了在治超点便是在床上的结果,嗓子哑得不想说一句话,步子重得不想迈一步路,眼睛困得不想眨一下眼睛。凌阳就是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带领战友们度过了最难熬的治超过渡期。有一次,他给办公室打电话无奈地说:“如果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请建议他们不要来棋盘关备勤室了,因为我们备勤室里时刻有人在埋头酣睡,12小时一班的勤务制度,只能是一波人从备勤室走了一波人便马上来了,被子肯定脏,头发肯定乱,样子肯定难看,肯定过不了关……”。
进入2014年1月,七盘关电子磅开始全部不能使用,若按照上级要求全部货车都要过磅,势必造成川陕界大拥堵,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克服无称可用的困难,又为了不折不扣地开展工作,凌阳同志带领民警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万全之策,就是借用陕西方车辆过磅票对车辆是否超载进行判断(陕西治超点与七盘关收费站中间没有下站口,驾驶员不可能有装卸货物条件),并在出川方向设置一条车辆重量核查劝返车道,用水码一字排开。如此,终于将该问题成功解决。
2014年1月15日下午16点,七盘关治超点固定地磅终于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到这里,七盘关治超点民警的动人故事算是告一段落。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