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来自月亮的“你”

——探月三期飞行试验器“小嫦娥”再入返回地球特写

邱晨辉

2014年11月01日09:30    来源:中青在线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来自月亮的“你”

    今晨,被称作嫦娥5号探路者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小嫦娥”结束为期8天的地月之旅,迎来最后的谢幕演出——返回地球。

  这是距1972年美国“阿波罗18号”从月球返回后,42年来,人类再度迎来从月球上空返回的飞行器。

  中国也开启一个新的传奇:继10次牵引神舟飞船返回舱从300多公里的近地空间返回地球后,首次引领来自38万公里之外月球上空的人造航天器回家。

  “舱器分离!”,5时5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内,随着总调度戴堃洪亮的调度口令响起,“嫦娥”迎来回家路上的第一个时刻。

  飞控大厅右侧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在距地面5000公里的太空中,服务舱缓缓向着返回器斜上方飞去,5米,10米,20米……距离越拉越远。

  这样的分离,对航天人来说这一幕并不陌生。15年前,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似乎就是这样分离的;11年前,神舟五号返回舱载着杨利伟与轨道舱也是这样分离。

  “服务舱规避机动!”舱器分离约3分钟后,为确保返回器安全,服务舱按照地面科技人员预设程序开始调姿,约8分多钟后开启发动机,进行规避飞行。

  此前,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陈宏敏告诉记者。两器分离时的速度达10.8公里/秒,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而且服务舱在返回器之前,如果不实施规避机动,则可能发生碰撞,对返回器造成巨大威胁。

  很快,服务舱从大屏的三维动画中消失,返回器“嫦娥”进入了自由飞行状态。从飞控大厅中间的巨幅液晶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嫦娥”飞过了南大西洋,正从印度洋的上空沿着红色标识的预定轨道向着“家里”飞来。

  陈宏敏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嫦娥回家,测控通信系统沿返回走廊布设了一条地面测控链,通过这条测控链,他们可以向返回器发送指令,并通过测控链获取的数据,实时计算出返回器的轨道并预报其着陆地点。

  此刻,在飞控大厅隔壁的轨道机房里,中心轨道控制科技人员们紧盯屏幕、十指翻飞,正紧张地进行“嫦娥”返回轨道预报。年轻的控制工程师盛庆轩告诉记者,精确的轨道预报是引导测站跟踪返回器和进行返回器落点预报的前提。稍有差池,就无法保证安全返回了。

  6时11分许,“建立返回再入姿态!”

  2分钟后,在距地面大约120公里的大气层边缘,“嫦娥”像一颗流星一般向地球大气层飞去。接下来就是此次回家的“重头戏”——再入返回。

  持续3分多钟的初次再入算得上是发生在地球稠密大气层里的一场精心动魄动作大片。

  看似不到200秒的时间里,“嫦娥”不但会因高速飞行与大气摩擦进入黑障,而且在黑障区会在稠密大气的阻滞下弹跳起来。就像在河面上打水漂一样,高速飞行的石块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弹起再落下。

  这一跳是生死攸关的一跳!周建亮如是说,“如果跳不起来,‘嫦娥’就会一头栽下摔个粉身碎骨,如果跳过了,‘嫦娥’就会逃离大气层,无法二次再入。”

  “返回器第一次升力控制结束,转自由飞行段!”6时17分,“嫦娥”姑娘纵身一跳,。这一跳,“嫦娥”跃出了黑障,跳出了大气层,跨过了返回最为危险的旅途。

  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然而,“嫦娥”回家的路还有一段距离。“首次再入结束后,‘嫦娥’飞行速度会下降到第一宇宙速度。”周建亮告诉记者,“二次再入过程就与神舟飞船返回类似了。”

  6时23分,返回器转入二次再入飞行阶段。返回器再次启动了升力控制。随后,北京飞控中心再次向各方向测站发送了落点预报。

  6时27分许,“嫦娥”第二次飞出了黑障区。

  “回收四号跟踪开始!”

  此刻,飞控大厅的巨幅液晶屏上显示出内蒙古着陆场站光学观测点拍摄记录到的返回器实时光学图像和红外图像。从图像上记者看到,“嫦娥”姑娘像一颗在旭日中闪耀的流星来到大陆上空。

  最后的时刻来了。

  “弹伞舱盖!”6时31分,随着总调度一声令下,“嫦娥”在内蒙古上空10公里的地方启动了最后的回收程序。

  十几秒钟后,“嫦娥”打开了伞舱盖,弹出了减速伞。很快,巨大的主降落伞在减速伞的拖拉下打开了。“小嫦娥”在主伞巨大的拉力下,被拽了起来,在空中摇曳。

  6时42分,“小嫦娥”翩翩落下,安全着陆。随后,喜讯传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探月新时代已拉开。(通讯员 祁登峰 姜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分享到:
(责编:徐娅文(实习)、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