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媒体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日前表示,中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收割机漏不捡、存储火烧霉变、流通搬运抛洒、加工过度抛光仅生产后环节,我国一年损耗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
机械化收割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粮食遗漏数量。有农民表示,以前人工收玉米时都是先把玉米秸秆割倒,然后再把玉米棒逐一掰下来,拉运到家里后再脱粒。这个期间的工作大部分都靠人力,干活仔细,收的过程中损失很少。
不少农民家里储粮还是习惯采用直接堆放在地上的方式,这样的储粮方式造成浪费不说,还极易导致霉变。部分粮食收储企业由于存储设施简陋,运输方式落后,增加了粮食在流通中的损耗。另外,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大米时,不仅要求口味,还要求卖相。有专家表示,抛光一次,大米就减少一层,降低了出米率。过度加工就成了变相浪费粮食。
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据有关专家估算,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所有食物在人们消费之前,就有多达三分之一遭到损失或浪费。专家指出,今后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粮食储存、运输、加工和消费等各环节的减损和节约。(记者 满朝旭)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