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我国已有约70个水下考古项目

2014年10月17日18:1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我国已有约70个水下考古项目

  新华网杭州10月17日电(记者冯源)我国水下遗产保护工作经过27年的发展,机构布局日益完善,专业队伍日趋壮大,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记者从正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水下考古项目已经有约70个。

  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16日至18日在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的中国港口博物馆举行。博物馆专门设立了“水下考古在中国”的专题陈列。这是我国水下考古主要成就首次对外展示。观众可以看到各种水下考古装备,以及“南海I号”“南澳I号”“碗礁I号”“半洋礁I号”、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中山舰、“小白礁I号”等7个国家级重点水下考古项目的162件珍贵出水文物。一些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1987年,我国首个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拉开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序幕。今年6月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10月16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也正式挂牌。中国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这是我国首个挂牌成立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顾玉才表示,开展水下考古和水下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价值。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水下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水下考古向综合性的保护发展,从滩涂发掘向近海打捞、远海作业进军,除了水下沉船之外,包括港口遗址、海防遗址、海岛遗址、水下城市、水文石刻等都被纳入水下遗产保护工作的内涵。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表示,目前国内水下考古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从过去一年只有一个,到现在一年可以开展三五个。这些项目遍及沿海各省区市,累计已有约70个。而人员队伍也逐渐壮大,已经超过百人。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文物工作者对中国沿海和内水的水下文物分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