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17日在北京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广义中小城市经济总量达48.07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2,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指标趋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0.6,要素聚集能力逐渐增强。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每年都通过《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
《2014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截至2013年底,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总人口达11.6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2013年,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48.0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6%;地方财政收入达47665.9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36.9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和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分别上升为69.2和80.6,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指标趋好,要素聚集能力逐渐增强。
《2014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同时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和“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发展百强镇”首次出现在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中。据《2014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联合主编、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杨中川介绍,课题组考虑到中国乡镇实力的快速增长,部分镇区也聚集了相当规模人口,具备较强经济实力,自2014年开始,课题组将实力较强、具备“建市”条件的镇也纳入研究范围,并将这些镇单独归类,对建制镇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江苏昆山市玉山镇位列百强镇第一名。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自2005年起开始进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每年的《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也同期举办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在今年的论坛上,还宣告成立了“中国中小城市合作发展联盟”。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个中小城市领域的经济协作组织。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