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深圳市坪山新区“核心引领、四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2014年10月08日16:41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深圳市坪山新区“核心引领、四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新华网深圳10月8日电(记者彭勇、冯璐)2014年是深化改革元年,深圳各单位、各部门纷纷出台改革举措,以改革论英雄。一项改革在全市上半年31个单位、98项改革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坪山新区坚持“核心引领、四社联动”(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

  坪山新区成立于2009年,是深圳东部新的区域发展极,经济增长很快,但基层治理面临很大挑战。这主要体现为社区治理主体混乱,社区名义上有综合党委、居委会、工作站、股份公司四个治理主体,但基本上是四块牌子一套人马,权力高度集中,容易出现周伟思式的亿元腐败村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套人马”的主要精力都在完成所承担的几十项政府职能上,基层党建和居民自治得不到加强,股份公司的经营也得不到重视。

  为此,坪山新区下决心进行改革,利用社区“两委”换届的契机,在23个社区全部实现政企分离、社企分离,彻底剥离股份合作公司社会管理职能。他们为社区四个治理主体“定规矩”,清晰划分责任边界,让各自回归本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

  “深化改革是一场触动利益也触动灵魂的革命。”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说,此项改革意味着社区治理主体的调整,会刺痛很多既得利益者的神经。2010年至2013年坪山新区累计投入10.8亿元,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环境卫生保洁、民生事项全兜底,而这以前是由股份公司承担的。

  为搞好社区治理,坪山新区注重发展社会组织和社工,发挥好民间的柔性力量,力争打造“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既让政府、基层组织的职能转得出,又让社会接得住。

  新区出台了《坪山新区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已有270多家专业化社会组织,同时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坪山新区政府服务外包暂行管理办法》,引导社会组织有序规范承接政府职能。

  “政府购买、社会运作”是坪山新区社区服务中心运作的一大特色。新区主要采取以项目为主、岗位为辅的发展模式进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将23个社区服务中心委托给8家社工机构运营。运营机构根据居民需求决定中心各项工作,实行项目为导向的契约式管理模式,增强了社区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江岭社区服务中心是深圳市首批5家社区服务中心试点之一。2011年3月起,由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专业的服务团队负责运营,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目前这个中心配备社工、康复师、幼教师等专业服务人员。运营两年多来共服务3万多人次,开展各类活动700多项,孵化社区社会组织5个。

  坪山新区突出对本土社工培育,出台全国首个社工培育扶持新制度。以“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试点为契机,率先出台《社会工作人才扶持办法》,逐步提高社工专业化水平。目前有社工250余人,万人拥有社工4名,在深圳全市各区排首位。

  此外,坪山新区吸收社会力量共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新区健全基层治保组织建设,扩大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构建“警民共建,治安防线大延伸”模式以及“警、校、社区”联动机制,共建立包括治安员、保安、综管员、义工等在内的3.3万余人的专兼职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坪山以全市1.8%的警力管理全市3.75%的人口和8.6%的面积。涌现出以勇斗歹徒、英勇牺牲的治安巡防员宋海兴和英勇负伤的赖定稳、曾杏章等为代表的“7·25”见义勇为英雄群体。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深圳坪山新区以“核心引领、四社联动”的具体实践来加快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可谓是创新之举,它对于全国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较强的辐射能量和示范意义。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