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重阳节缘何成为“老年节”

2014年10月01日10:1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重阳节缘何成为“老年节”

  新华网西宁10月1日电(记者庞书纬)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被称为“老年节”或“敬老节”。民俗专家认为,重阳敬老,最初起源于古代民间避邪禳灾的风俗。

  北京民俗博物馆学者、民俗专家解育君说,古代特别是上古时期,以“阳九”为灾数,重九则凶上加凶,避邪禳灾理所当然。成书于东晋的《西京杂记》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仕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而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有“九月九日……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的说法。后来逐渐形成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等民俗。

  解育君告诉记者,宋元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在重阳节关注的重点,也由原先的驱邪避灾转向延年益寿。表现之一,是作为“延寿客”的菊花,其地位逐渐取代了作为“辟邪翁”的茱萸。重阳敬老的习俗,也从那时候开始逐步定型。

  1989年,我国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2012年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被明确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这既延续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习俗,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新的内容,反映了新的社会道德风尚。”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刘永明说。

  刘永明还告诉记者,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重阳节会以新的民俗形式流传下去,并成为关爱老年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刘永明说。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