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过海地维和在异国街头与非法武装分子“火拼”;曾在三水被自称有“艾滋病”的嫌疑人用刀片划伤,曾是解放军八一队的一名散打运动员。他就是“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巡警大队特警中队中队长孙建国。
勇克挫折 海地维和
转业前,孙建国是解放军八一队的一名散打运动员,代表部队参加全国散打锦标赛。后来在一次比赛中,左手臂严重受伤,医生诊断为基本残废。2003年,他转业到三水公安分局当一名特警。面对挫折,他没有轻言放弃,“每周至少坚持3次,用受伤的左手提着20公斤的哑铃举200次,我流过血,负过伤,有过艰辛,有过坎坷,但我收获最多的是快乐、满足以及成就感”。
机遇终会落到有准备的人身上。2005年,广东省公安厅组建中国第二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他以三水分局特警身份,通过联合国甄选,飞赴海地执行长达8个月的维和任务。
“也许,在别人看来,赴海地维和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真正深入任务区的战友最清楚,这是血与火、生与死的人生经历,也是代表祖国的一次使命之旅。”
孙建国回忆,刚到海地首都太子港,紧张的气氛就随处可见———荷枪实弹、残垣断壁和零星的尸体。复杂的环境,逼着他必须绷紧神经,立即进入实战状态。当年5月6日,一名法国女性被匪徒绑架,他参与了此次解救行动,当时双方交火,子弹打在装甲车上“当当”作响,最终他们冲入敌人阵地,成功解救出被绑架的人质,并抓获武装分子8人。
直面生死 智擒“艾滋病患者”
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而特警,则是警察职业中最危险的警种之一。作为承担反恐处突、对付劫持人质、涉枪、涉爆等恐怖暴力性犯罪一把尖刀,特警经常要直面生死考验。
2007年5月1日晚,一名疑犯抢夺金项链,被民警追捕逃进一间摩托车维修店内。在与民警的对峙中,他用刀片划伤自己并狂叫:“我是艾滋病患者,谁上来我就传染给他。”
“我赶到现场时,疑犯不停威胁在场民警放他走。”孙建国说,当时围观的群众上百人,情况很危急,他决定假扮医生,并以包扎为由靠近了对方。趁对方稍微松懈之际,将其扑倒,埋伏在旁的队友一拥而上将其制服。但在对方的激烈反抗中,带血的刀片还是将他划伤了,“幸好,后来通过检验,我没有感染艾滋病。”
“我已不记得因为抓捕嫌犯受过多少次伤,有人曾问我,你不害怕吗?说实话,不后怕那是假的,但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会这样做。因为,我是一名警察!” 据孙建国同事统计,在他从事特警11年间,已处置突发性事件300多次,协破各类案件650多宗,参与抓获各类要犯423名。(廖飞 向玉武)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