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7日03: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本报银川9月26日电 (记者徐运平、朱磊)“王大姐要去北京了!”这几天,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颇为热闹,因为街坊邻居们交口称赞的回族大姐王兰花,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上要进京接受表彰。
在吴忠,王兰花的故事感动并鼓舞了无数人。从居委会主任位置退休后,她成立了“王兰花爱心小组”。如今,“爱心小组”已发展到了20多个。她主动认养了两个汉族孤儿,帮助他们上学、成长、就业,孩子们亲切地叫她“王奶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654万,有回、满、蒙古、壮等47个少数民族,回族232.6万,占总人口的35.6%,占全国回族人口的20%。在宁夏这片沃土上,王兰花并不孤独。
金秋9月,正值宁夏“民族团结月”。记者一路采访,一路感动:兰州军区青铜峡某部汉族干部何健,10多年帮助回族残疾青年李少军,帮其圆了文学梦;回族好人陈良丰,25年照顾汉族邻居四代人;为了挽救宁夏大学19岁身患重病的维族姑娘努尔阿娅提,宁夏社会各界喊出“我们是你坚强后盾”,解囊相助、爱心接力……
宁夏坚持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后涌现出先进集体777个、先进个人2163名;开展“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十大模范人物”评选,先进示范,典型引路。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助发展。2013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2565.06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20元,是2005年的近4倍。
走进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家家户户不修院墙,邻里之间亲如一家。团结村是个移民新村,807户村民从8个干旱、贫困乡镇搬来,回族占到80%。虽然做邻居没几年,但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把村里搞得红红火火。汉族村民吴玉昌是个热心人,谁家有困难他就主动帮一把。吴玉昌的儿子考上大学学费凑不齐,村民们得知后,你50我100,不到半天就凑了6000元。“回汉团结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大伙儿共同奔小康的干劲很足,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村支书何生礼夸起团结村很自豪。
团结村的发展,折射出宁夏加大对民族聚居地区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精准扶贫,以发展促团结的好思路。以固原地区为例,经济多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速,2013年与2000年相比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1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428元,增长246%,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35万生态移民攻坚工程,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黄河善谷”慈善产业园,百所标准化回民中小学建设工程……经济发展上台阶,民生改善不停步。
清真食品、穆斯林服饰、回乡旅游……城乡上下都在琢磨如何打响回族民族特色产业牌。
大型回族舞剧《月上贺兰》不仅在全国打响,更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宁夏的回族文化。还有回族医药、回乡剪纸、回族花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宁夏更加注重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得益于党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宗教政策,宁夏各族儿女,在这片6.6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民族团结,已是宁夏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7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