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通衢东盟 拥抱世界(丝路观察)--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港和枢纽城市 

钦州:通衢东盟 拥抱世界(丝路观察)

本报记者  王明浩  庞革平  谢振华  王云娜

2014年09月17日06: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钦州新貌。
  王 平摄

  图①:货轮驶入钦州港。
  翟可隽摄
  图②:钦州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
  曾开宏摄
  图③:美丽的钦江第一湾。
  韦娆妍摄

  日新月异的钦州港。
  韦 彭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钦州市

  钦州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海岸线长562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100公里,是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枢纽,中国坭兴陶都、中华白海豚之乡,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的故里。

  

  船行钦州三娘湾,白海豚不时跃出水面,弄潮嬉戏;极目远眺,碧海上,巨轮破浪疾行,在钦州港进进出出;湾畔,集装箱如山堆积,桥吊林立,货如轮转,百舸待发。好一派繁忙景象!

  伴着北部湾激越的涛声,钦州这座岭南古城,日益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紧紧抓住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历史性机遇,钦州大力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实现“撑竿跳”式跨越发展,一举从祖国的边陲跃升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窗口和门户、从对外开放“末梢”变成面向东盟合作的重要枢纽平台。

  “钦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繁荣的唐宋时期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让钦州迎来又一重大战略机遇。”市委书记肖莺子笃定地说,“钦州将充分发挥港口、平台等多重优势,努力打造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港和枢纽城市。”

  面向世界:亿吨大港通联全球

  铺开亚太地图,钦州区位可谓得天独厚:雄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粤港澳,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位于“东京湾之顶,中国海岸之最南端”的钦州港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钦州长期“有海无港”,只能“守着大海吃农业饭”。

  1992年,中央作出“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的战略决策。钦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作出开发建设钦州港的重大决策。

  可钦州港建设没有列入国家计划,建港没有任何资金补助。

  钦州人很清楚:钦州的发展,潜力在港,后劲在港,未来在港!

  没钱,怎么办?咬紧牙关、勒紧裤带,自己筹。

  捐款集资建设钦州港活动一开始,对港口渴望太久的市民,纷纷响应,捐资献物。在较短时间内,钦州筹到宝贵的建港资金6000多万元。

  1992年8月,钦州港在期待和欢呼声中破土动工。14个月艰苦奋战,钦州硬是在连绵起伏的山头上辟出了一条进港一级公路,硬是在一片荒芜的海滩上建成了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自此,钦州挥别“有海无港”历史。

  4年后,钦州港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步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大潮中,钦州港迅猛发展,并不断向着“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迈进;2009年,钦州港吞吐能力突破5000万吨,昂首跨入大型港口行列。

  在钦州保税港区大榄坪海岸,并肩耸立着两栋特别的建筑,一红一白,别具一格。红色建筑,被称为“欧洲小镇”,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进口酒类集散地;白色建筑,则是全国第五个整车进口口岸的国际汽车城。

  谁能想见,几年前,这里还是汪洋一片。顽强的钦州人,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吹沙填海,创造了“一天造地40亩、一天海上修路600米、七天建一层楼”的“钦州速度”。

  因港而兴,因海而荣。凭着“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精神,钦州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向着中山先生描绘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的宏伟蓝图阔步前行。目前,钦州港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以及包括8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在内的万吨级以上泊位近30个。

  “今年,30万吨油码头将建成运营,钦州港将成为全国少有的能进出30万吨级巨型船舶的大港,港口吞吐能力将超1亿吨。到2020年,力争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吞吐量达到1.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800万标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肖莺子自豪地说,钦州港已开通至香港、台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地的班轮航线,并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港口建立了业务关系,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生产要素连接世界大市场的重要通道。

  开放平台:“广西最多、全国少有”

  一侧是马来西亚的标志双子塔,一侧是钦州的标志白海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大门的雕塑傲然矗立。金秋9月,驱车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但见工程机械往来穿梭,建设热潮扑面而来。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园区,也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后我国第三个中外两国政府合作的园区。园区规划堪称大手笔:总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一期开发就逾15平方公里!

  “我们将把园区打造成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带动两国产业集群式发展。园区将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努力打造先进制造基地、信息智慧走廊、文化生态新城、合作交流窗口。”站在园区巨大的沙盘模型前,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范力的眼中充满希望。

  慧宝源生物制药、中马粮油(棕榈油)加工、马来西亚清真食品产业园等3个首批入园项目正抓紧建设,并将于今年陆续投产;此外,北斗产业园、东盟云谷、中马硅谷、燕窝食品加工等一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投资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花开并蒂,互补互惠。在与钦州隔海相望约1200海里的马来西亚关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姊妹园——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

  离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不远处,是钦州另一大开放合作平台——钦州保税港区。走马港区的外贸码头,只见来自印尼、越南等地的“海运煤”“海运矿”源源不断地运入。去年,港区进口来自澳洲、南非、印尼等国家的金属矿石187万吨,同比增长70%。这里,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锰矿交易市场及南方重要的矿石集散基地。

  “家门口就可以出口,十公里可以退税”。钦州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我国西部沿海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是我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三大功能,享有保税、退税、免税三大政策。

  “2011年一期项目正式封关运营以来,保税港区已成长为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原油进口口岸和进口汽车、红酒交易中心。”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曹坤华介绍,今年1至7月,保税港区货物吞吐量完成1096.3万吨,同比增长23%;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增长1.02倍。

  今年8月28日,保税港区二、三期正式通过验收。曹坤华介绍,保税港区将创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融资租赁、期货交割等对外贸易业务,进一步建设我国面向东盟的加工贸易重要承载地、外资进入北部湾经济区首站等功能平台。

  2008年以来,钦州先后获得钦州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等5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广西最多、全国少有,为钦州深化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平台与载体。”市长李新元说。

  追逐梦想:创建“海上丝路”门户港和枢纽城市

  当不可复制的港口、区位优势与众多的开放大平台融合叠加,钦州蛰伏已久的发展潜力源源而出:

  中国石油、国投电力、印尼金光集团、中粮集团等特大型企业纷至沓来;石化、造纸、能源、冶金、粮油加工和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强势崛起;集“江、海、湖、山、岛”于一体的滨海新城初露峥嵘;亿吨大港、千亿产业、县域工业大突破……

  外贸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居全区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7.4%,排全区第二位;GDP增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名列全区前三……今年上半年,钦州经济社会发展延续着“‘撑杆式’跳高 、‘跃升式’发展”态势。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让钦州的发展拓展了“造梦空间”。

  2000多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钦州的合浦,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现在,东盟国家是钦州最大的出口市场和主要进口来源地,2013年钦州对东盟的出口总量位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

  李新元介绍,钦州将进一步推进与东盟国家在航运物流、产业、旅游、文化、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以东盟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将钦州打造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港和枢纽城市。

  事实上,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钦州已经先行先试。

  “目前,钦州港12个作业区、121个码头泊位获批全部对外开放,同时以钦州为基地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建设已经启动,我们正在积极规划申报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区。”李新元说,钦州正加快构建以钦州为基地、覆盖东盟国家47个港口城市的航线网络,“今年底,钦州港将重点开通至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班轮航线,并启动建设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建立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机制机构”。

  “在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区方面,钦州将在金融创新、贸易和投资合作、监管模式、行政管理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探索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模式。”肖莺子表示,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钦州将充分发挥处在东盟与西南中南地区贸易节点的优势,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大市场、中国—东盟国际商贸城、北部湾国际汽车城等一批面向东盟、服务西南中南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跨境金融业务为重点,创新发展离岸金融、航运金融、贸易金融、汽车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争取引进设立中国—马来西亚合作银行、中马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中心等专业金融机构,建设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商品交易集散基地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丹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晚年曾三顾钦州,留下这般感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区位独特、优势独具的钦州,必将吸引更多关注与期待的目光。

  风劲帆满海天阔。通衢东盟、拥抱世界的钦州,正破浪前行。

  

  版式设计:李姿阅

  人民网共享丝绸之路专题链接: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373565/386893/index.html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7日 13 版)

 

(责编:袁勃、王吉全)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