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8岁的龚方清是重庆市巫溪县司法局尖山司法所所长,村民们除了叫他“龚所长”外,还亲切地称他为“节俭总管”。
尖山镇民风淳朴,但之前村民们却有着“好面子”的习惯,尤其是红白喜事,定要大操大办。并且,村民们还会专门请一位“管事人”总揽乐队、酒席等琐碎事务,称之为“总管”。
一次偶然的机会,龚方清受托当上了兼职“总管”。面对铺张浪费的风气,龚方清想带头当个节约的“总管”。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他自有招数:一是取消帮工红包,这次主人家不给帮工村民发红包,今后该家人到别人家帮工也不收。二是减少菜品。三是改变酒水供应方式,改先上酒水再上菜为先上菜,根据需要供应酒水。四是放弃烟花爆竹改用气球。最后算总账,节俭“首秀”共省钱8200元。村民们普遍表示吃好了,主人家也认为“没丢面子”。“节俭总管”名声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主动请龚方清上门。
在他的启发下,尖山镇开设“总管讲堂”,培训“总管”,倡导节俭。今年1至5月,尖山镇的近百场红白事全部节俭办席,总共节约了200多万元。
巫溪县将此经验在全县推开,创作《“总管”锦囊》在“总管”队伍中推广,倡导“新事新办,白事简办”,引领“爱物知恩,节用惜福”新风尚。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