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北京天开寺3颗佛舍利“回家” 举行迎请仪式 图

2014年09月09日09:03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天开寺3颗佛舍利“回家” 举行迎请仪式 图

一市民观看舍利。昨日,天开寺举行迎请舍利仪式。(记者 浦峰摄)

300余名各界人士在天开塔前,见证舍利迎请仪式。(记者 浦峰摄)

  昨天,3颗佛舍利重归“故里”,回到了房山区元宝山上天开寺内为其专设的观瞻馆内,并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昨天上午9时许,300余名各界人士在天开寺现场见证了佛骨舍利的迎请仪式。

  天开寺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龙门生态园内,1990年,北京市文物局等部门派出专家对天开塔地宫进行清理挖掘,从其地宫内发现了舍利塔、辽代木质供桌、石佛、木佛和铜香薰等20多件文物。

  地宫经幢上记载显示,塔内舍利塔中,最初供奉有15颗佛舍利。但在1990年清理中,最终只出土了3颗,其余舍利仍存塔内。北京市文物局官网对“天开塔”的介绍中,也显示该处曾出土舍利。

  由于当年天开寺尚未复建,3颗出土的佛骨舍利被暂时供奉在了市、区文物部门。2006年,龙门生态园对天开塔进行修复,并重建了天开寺。(记者黄颖)

  ■ 相关新闻

  天开寺: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历经北魏、晋、隋、唐、辽、金、明、清等年代,距今已有1950多年的历史。寺内的天开塔始建于隋唐,现存为辽代建筑,距今历史也近千年。原塔坐落于山冈中腰,呈八角形三层空心楼阁式,每层檐均装饰斗拱。塔内石函中,存放着盛有舍利的水晶瓶。天开塔原塔于上世纪损毁仅剩塔基,2006年开始修复。

  经幢: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构成,主体幢身,刻有佛教密宗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

  佛舍利: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分别称为发舍利、骨舍利、肉舍利等。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