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学者:甲午之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肇祸之始”

2014年09月04日16:3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学者:甲午之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肇祸之始”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赵杨 吴济海)“谈到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一些日本学者会说军国主义是万恶的,天皇要承担责任,但他们认为日本社会对甲午战争的普遍态度是,踩着中国这块跳板成功崛起,对日本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甲午战争史研究学者陈悦一上来,就为听众概述了日本学界对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分裂”态度。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的“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主题讲座上,甲午战争是日军侵华战争“肇祸之始”成为学者们的共识。

  日本人为什么对华发动战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认为,必须回到中国与日本走向现代的历史语境中寻找答案。

  “甲午战争之前几百年中,中国在东亚地区构建了一个稳定完整的体制,直至被突如其来的西方势力瓦解。”马勇说,陷入被动的中国和日本不得不向西方学习。

  两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以洋务运动为标志,中国开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打算靠军事现代化打造中国的坚船利炮。日本一开始就选择了举国现代化,然而要万象更新就需要资源。明治维新伊始,日本就决心向海外扩张。

  “偏偏这时的清政府就像一个即将停摆的钟表老弱不堪。”陈悦说,1894年,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蓄谋已久的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意外”败给几乎默默无闻但雄心勃勃的东洋岛国。

  “中国人野蛮,日本人文明”,甲午战争后日本反复在国际上颠倒黑白地述说这一论调,“它就是想给世界看看,我是你们西方的好学生,你们以后不用跟中国对话了,跟我对话就行了。”陈悦说。

  马勇认为,“1860以来我们学习西方还是有一些成效的,但这场战争中国不光战场上失败,自信也被一扫而光,现代化进程被打乱。”自此以后,从清末新政到百日维新再到辛亥革命,中国政治变革急剧加速,努力探索新的现代化之路。

  “甲午海战中,日本在中国的目的其实是没有达到的,它就是要把中国作为自己崛起的一个跳板,这才有了1931年的侵略东北。”陈悦说,直到1937年全面侵华,日本用武装掠夺中国,用舆论压制中国,借此实现自己向现代过渡。

  讲座的最后,陈悦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观点:日本的现代化过程就好像在攀登一座山,甲午战争让日本上了一个台阶,却给它一个幻想,继续侵略扩张是崛起的必由之路,但是整个世界在变,在抗日战争中就只能走下坡路,无限扩张的结果就是长崎和广岛两颗原子弹。

  2014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站在甲午海战的历史节点向今回望,是一个多世纪现代化道路的挣扎、探索、困境、转机、蓬勃发展……“这个跟头摔了一个多世纪,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终于到了一个可以自信地跟世界对话的位置上。”陈悦说。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