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对了群众胃口(援藏20年·高原展新颜)--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对口支援对了群众胃口(援藏20年·高原展新颜)

本报记者 陈沸宇 刘天亮 孔祥武 韩俊杰

2014年08月22日03: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随援藏20周年中央媒体采访组到昌都地区,一位藏族干部对记者说,对口援藏战略行满20年,日益深入西藏社会的毛细血管,直接对准基本民生需求,越来越对当地群众的胃口。

  更直接 群众明明白白得实惠

  20年援建,西藏一些地区弥补了空白,比如建起第一个公园、第一所幼儿园、第一个血站……然而,援建的社会效益,不仅看建设成果,还要看能不能贴近群众最直接的感受。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金达镇桑森村,因为居住地的水质问题,60%的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大骨节病,生活艰难,最有钱的人家年收入也只有几千块钱。2004年,福建援藏干部花了近一年时间动员群众搬到交通便利的318国道边上,建起26套新房屋,改名新生村。在援藏干部的带领下,村民跑起运输,养上奶牛,有条件的开农家乐。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9500多元。

  撬动这一切的,只是援藏资金200万元、国家财政资金100万元,以及村民的少量投入。村支书尼玛说,正是援藏干部的带动,才让当地群众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近年来,各地援建都出现了向民生事业的转向。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天津、广东等地把80%以上的援藏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和农牧区倾斜、向农牧民倾斜。

  更长久 帮群众找准致富门路

  转向民生,也是援建形势和思路变化的结果。

  昌都地委副秘书长、察雅县委副书记、中国铝业公司援藏干部胡志军说,10年前中铝公司刚开始援建察雅县时,投入的1000万元援建资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3左右,用于自来水厂等重要设施的建设。10年后,同样一笔钱,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种情况下,援建方要时刻把当地群众的现实需求放在第一位。正因如此,中铝公司近年来将援助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投入数百万元援建一家果园和一家农业示范园。察雅县吉塘社区党支部书记泽登伦珠说,以前村民只会种青稞,种点苹果,品质也不好,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有了果园,村民多了份地租分红和务工收入,有了科技示范园,村民可以学到一些种植技术,引入更好的品种,收入大大增加。

  援建项目要因地制宜、走小而精的路线,林芝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领队蔡家华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资金投向的变化,是从输血建设向产业造血转变的内在要求。西藏很多地方,只能发展高山有机农业、藏香猪等独特品种,产量不大走高端路线,最大限度带动农民增收。

  更入心 带群众做大发展平台

  长期以来,怎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没有可能搭配使用各种资金等问题,以前考虑得不多。

  广东4年前开始援建鲁朗小镇时,首次尝试引进社会资金,打破无偿援建的迷思。整个项目投资25亿元,17亿元是企业投资。政府援建资金主要用来修马路、搞公共服务配套,商业配套服务则由企业来主导,旨在双赢。

  蔡家华表示,鲁朗小镇项目敢于引进企业资本,除了援建思想的解放,也有赖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为了在藏族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仅专家规划就做了3年——正是这个呼之欲出的旅游集散地前景,让企业放心投资。

  更重要的是,全镇17个自然村,几乎户户都在搞家庭旅馆,农牧民群众市场意识较强,参与旅游开发的经验也较多。扎西岗村的平措大叔经营家庭旅馆16年,在旅游论坛上小有名气。平措大叔说,景区的客源越多,家庭旅馆的生意越有保障。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2日 06 版)

(责编:袁勃、王吉全)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