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位于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的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墓,因早年被盗,大部分珍贵物品被洗劫一空,考古人员只清理出三件“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和一组雕塑精美颇有盛唐遗风的“陶俑”,包括男俑、女俑、鬼神俑、人面兽身俑等共48尊。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三件“波斯孔雀蓝釉陶瓶”,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孔雀蓝釉类器物,由于其器型硕大、造型独特、釉色新颖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件《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均为小口、长鼓腹、小底,状如竖立的橄榄。其口径和底径均为10余厘米,腹部却有40余厘米,高度近80厘米。瓶子表面施一种间于蓝、绿色之间的釉,釉层较厚,学界将此种釉色习称“为孔雀蓝釉”。从瓶底的胎来看,其断裂面呈淡红色,质地疏松,可见其烧成温度较低,尚未达到瓷器标准,当为釉陶类器物。这三件陶瓶表面装饰有所不同,其中两件在颈肩部附有三个小立耳,上腹壁贴塑三组拱形纹饰,下腹部有一道粗绳状贴塑纹;另一件在颈肩部附有四个小立耳,腹壁环贴四道粗绳状纹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