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桥头堡” 徐州“一肩挑”(丝路观察)--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建设承接欧亚大陆桥和引领区域发展的交通大枢纽、区域大都市 

两个“桥头堡” 徐州“一肩挑”(丝路观察)

本报记者  贺广华  申  琳  人民网记者  吴纪攀

2014年07月22日05: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图①:徐州远景。
  资料照片
  图②:徐工集团生产基地。
  徐 剑摄
  图③:多晶硅生产线。
  徐 剑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徐州

  古时也称“彭城”。地处江苏西北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京沪、徐兰两条高速铁路均交会于此。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徐州,又是“五通汇流”之地,京沪、陇海两大干线铁路交会于此,5条国道、5条高速、20条省道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逶迤绕城,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民航干线机场观音机场坐落其间。

  “交通大枢纽、区域大都市,意味着大市场、大流通,也意味着大责任、大担当。”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表示,“建设承接欧亚大陆桥和引领区域发展两个‘桥头堡’,是徐州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这里已然集聚的1000多家大中型物流企业,他们不为别的,都是冲着徐州这座城市,将自身未来的使命与抱负,与“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紧紧相联。

  徐州人说,两个“桥头堡”,徐州“一肩挑”,我们有这份实力,也有这份自信。

  从沟通南北到承接东西

  产业链向西延伸,跃升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高地

  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是徐州人的福气。

  京沪高铁的运营,让徐州人切身感受到现代化交通的便捷。无论北上京城、南下上海,均只需两个多小时。如今,习惯于“南来北往”的徐州人又开始“东张西望”,翘首以盼正在建设中的徐兰(州)高铁,早日开启东西交通的新篇章。

  毕竟,古老的丝路,对徐州而言,有着更为悠久的传承。

  走进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一方苍劲的骆驼石刻,诉说着这座城市与古代丝绸之路的美丽传说;尽管驼铃远去,但徐州大量出土的汉代玉器,几乎全部来自遥远的西域;拉犁山汉墓构造中的柱础形状结构,呈现的居然是古罗马风格。

  穿越千年,始于世纪之交的援疆工作再次把徐州和“西域”紧密相连。2013年8月,曹新平来到对口援建的新疆奎屯市,当地哈萨克族干部一见面就动情地说“我们和徐州是亲戚”。原来,西汉时解忧公主从徐州远嫁乌孙,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而乌孙即是当今哈萨克族的先民。

  继上世纪徐州新沂数千人迁往新疆乌苏支边,新世纪对口援建中,徐州投入3亿多元,支持奎屯市完成民生、社会事业等项目15个,产业类及设施建设项目7个。

  产业西移,徐州人的脚步走得更远。徐矿集团在本地煤炭资源几近枯竭情形下,在十年前即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目前,徐矿集团在新疆、陕甘等地建设的能源基地,年产煤炭超过2000万吨,占集团总量的近六成。

  以国际化为核心战略的工程机械巨头徐工集团,近年积极进军中亚市场。2013年,徐工集团共计向中亚地区出口产品9543台,销售金额达5.4亿多美元。今年5月,徐工集团携手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兴办的合资企业顺利投产,从报批到运营,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尝到甜头的徐工集团,继续向西挺进,先后在波兰建设海外制造基地,在德国设立欧洲研发中心。

  随着徐兰高铁建设提速,加上陇海铁路的传统优势,徐州作为欧亚大陆桥重要铁路枢纽的作用日渐凸显,双向开放合作渐入佳境。随着卡特彼勒、克虏伯等世界知名装备制造企业的引进入驻,徐州跃升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高地。

  从兵家必争到商家必争

  30多家物流企业落户,去年物流产业营收1580亿元

  “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这歌谣,说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据文献记载,从夏朝起,在徐州地区发生的较大规模战事有400余起。65年前的淮海战役,更是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兵家必争,争的是战略要地;商家必争,争的是基于区位优势的现代物流业。

  徐州市北三环,投资超过12亿元的金驹物流园已初具规模。早在2009年,晋煤集团即抢先一步,在此规划建设以钢材为主的大宗物资集散中心。2013年,金驹物流园完成营业收入108亿元。

  广东省物流协会也将目光锁定徐州,用协会常务副会长马仁洪的话说,要立足徐州,沿着丝路向西走向亚欧腹地。徐州市鼓楼区委书记王维峰与其一拍即合,“我们此前没想到能走那么远,是‘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站在地图前,王维峰兴奋地说,纵贯粤赣皖苏四省的一“竖”,加速“广货北上、苏货南下”,向西长长的一“横”,经中巴经济走廊可直抵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近两年,深谙“道口经济”之道的企业客商接踵而来,苏宁电器物流、必康医药物流等30多家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纷纷落户,徐州超百亿元物流企业及市场已有6家,超10亿元物流企业已有15家。龙头物流企业的加速发展,有效提升了徐州物流枢纽的功能。

  上海铁路局徐州货运中心,是徐州物流业大发展的一扇窗口。2013年,该中心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30亿元,居上海铁路局九大货运中心之首。而徐州物流产业2013年完成营业收入1580亿元,增长20.5%。

  记者从徐州市发改委了解到,徐州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为龙头,城乡配送物流、铁路物流、港口物流等为配套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物流企业涵盖生产、制造、商贸等各个领域。

  “‘一带一路’,不仅打通了联结亚非欧的国际大通道,也构建了沿海与内地全面开放新格局。徐州在新一轮双向开放新格局中,要勇于争做‘领头羊’,”徐州市长朱民表示,“唯有自强,才有能力牵引、带动、辐射周边乃至沿线西部地区。”

  从发展滞后到区域高地

  光伏、物流、装备制造等构筑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合作区的中心城市,半径200公里基本覆盖淮海经济区1.2亿人口大市场,加上天然交通枢纽优势及历史文化优势,被公认为淮海经济振兴的“发动机”。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割裂,彼此间发展战略认同感的缺乏,加上都地处各自省份的边缘区,虽八仙过海、却未能各显神通,徐州亦长期陷入无人喝彩的境地。

  进入新世纪,随着江苏“苏北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沉寂多年的徐州,成为苏北的“领头羊”。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2011年,苏北五市GDP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龙头”徐州GDP增速达20.7%,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称许“实现了多年期盼的重大突破”。近两年,徐州更是再接再厉、更上层楼。2013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35亿元,公共财政收入422亿元。经济总量大体与白俄罗斯相当,而经济增速则一直高于全国和江苏的平均增速。

  隔了几年再到徐州的外地客人,在不经意间惊奇地发现,徐州经济总量由小变大、产业层次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城市功能由弱变强。周边兄弟城市,也在注视并思考:一个资源面临枯竭的老工业基地,何然蝶变为一座生态友好型的现代化新城,昔日灰头土脸的徐州,又何以焕然一新、靓丽动人?

  “产业、生态、城市、民生”四位一体,成就了徐州的转型发展之道。从产业来看,以“无中生有”的光伏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先机;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它们与原有的装备制造及食品加工业两大优势产业,一同构筑徐州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徐州市委、市政府宣布,到“十二五”末,徐州将着力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吸纳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最强的产业、交通、商贸物流信息、教育、医疗、文化、金融、旅游“八大中心”城市,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叠加交融的关键节点。

  曹新平表示,“‘一带一路’,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更冷静地思考未来,更进一步依托现代服务业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发展未有穷期,徐州有责任更有雄心做好两个“桥头堡”。

  版面统筹:郭舒然 季健明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2日 13 版)

 

联系本文记者

贺广华
[留言][博客][微博]
(责编:袁勃、王吉全)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