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1日03: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本报兰州5月10日电 (记者林治波、银燕)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山丹乡周庄村,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通到田间地头。
村支书周正林说:“过去这路只能人走,车进不来村民只好把菜背到村口,修路时地都没征,每家都愿意让一点。路修好了,老百姓再也不用背菜了。村里的韭菜从1000多亩增加到2000多亩,连续3年,村民们收入照16%的速度涨着呢!”
截至2012年底,甘肃还有一半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这成了制约老乡出行、农村致富的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指出,甘肃的贫困问题比较突出,扶贫开发要统筹兼顾,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村道早日硬化,小康早日可望”。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要求全省突出规划、布局、质量、速度,全力抓好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村道建设。修筑通村公路,成为甘肃多项重大战略部署的交汇点和着力点。
201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将交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保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确定了交通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班车。与此同时,甘肃创新扶贫资金保障机制,提出了利用财政资金撬动中长期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利用贷款大规模开展贫困地区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的战略性合作协议。
2013年一年间,甘肃省一举建成农村公路8000公里,实现了全省58%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