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成都渐行渐近--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产城融合就近城镇化 以人为本城乡共繁荣 

宜人成都渐行渐近

将形成由1个特大中心城区、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镇骨架

2014年04月12日03: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本报成都4月11日电 (记者张忠、王明峰)“如今好了,安居乐业,跟镇上的老居民没啥两样。”37岁的廖琼芝是成都近郊新繁镇居民,在一家沙发厂上班。两年前,远在内蒙古务工多年的丈夫李红明也回到家乡,进厂当了技工。“过去一年到头才能回趟家,我和女儿有啥事,指望不上他。”廖琼芝说。

  4年前,廖琼芝还是新繁镇清凉村农民,随着镇上家具产业园区扩建,她和村里的部分村民进镇入住金地社区,分得一大一小两套房子。“住进了新家,更盼着老公早点回来。”那年冬天返乡后,李红明没少找当地厂家,最终还因工资低,咬咬牙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要不是这两年产业园区越办越红火,用工需求旺,我没准还在外边漂着呢!”李红明现在干的是沙发外架工,“月收入近4000元,旺季能上5000。”

  “有房住”“有活干”“能挣钱”,李红明两口子和更多的乡邻,受益于当地家具产业的持续发展。到2013年,家具产业园入驻企业70多家,工业总产值144亿元,解决就业2.8万人,其中返乡务工人员占四成。产业集聚带来人口集聚,新繁镇的城镇人口10年增长三成以上,就业率达98.5%。

  不只是新繁,成都近郊万春镇发展花木产业、安德镇发展川菜产业,远郊寿安镇发展高端印务包装产业、淮口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一批优先发展的重点镇稳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业兴人气旺,人口聚集水到渠成。

  “产城融合,稳步推进就近城镇化。”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新型城镇化部署要求,成都科学布局市域城镇体系,明确提出:依托产业聚集形成人口聚集,使城镇体系与重大生产力布局有机协调,避免“空心城镇化”。

  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规划思路,成都将形成由1个特大中心城区、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镇骨架。

  中心城区严控人口规模,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以及一批特色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将承担起就近、就地城镇化的使命。像新繁这样基本形成产城融合新格局的10个城镇,已被确定为小城市示范建设试点,逐步达到10万至20万城镇人口规模。

  未来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建设中,教育、医疗、文化、公园等基础配套,将比中心城区更加优越。“目的就是让这些区域更有吸引力,引导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城区人口有效疏解。”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张樵表示。

  (相关报道见第七版)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2日 01 版)

(责编:曹昆、王吉全)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