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走基层·听民声:陶老头的科技种田梦

2014年02月28日08:2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走基层·听民声:陶老头的科技种田梦

  新华网长春2月28日电(记者 齐海山)提起吉林省梨树县小宽镇西河村农民陶树山,远近还真有点小名气,连续多年每公顷玉米单产28000斤以上的记录,让老陶成了科技种粮“名人”。

  路过一片片水田和旱田,汽车七拐八拐来到了西河村一栋二层楼前面,门前挂着“梨树县小宽镇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的牌子,62岁的陶树山站在刚刚运进院的化肥垛跟前,跟记者唠起了粮食高产经。

  “得相信科学!”陶树山拍着化肥袋子告诉记者,“年年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的少了不说,庄稼长势还不受影响。”“以前种粮一公顷保苗也就是5.5万株,现在都达到7-7.5万株了,没有合理的密植产量也上不来。”

  陶树山是梨树县粮食生产的得奖专业户。梨树县自2008年开始,年年举行粮食高产创建竞赛,老陶成了奖台上的常客,是梨树县名符其实的“玉米王”。在2013年农业部举行的东北三省一区‘东北玉米王挑战赛’中获得了东北赛区的第二名。

  “我还有智囊团呢!”陶树山扳着手指头说起那些常来指导的老朋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米国华、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高强、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刚、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

  “这些专家都到家门口来指导种地,你说咱还有啥理由种不好地。”陶树山很自豪地说,原先参加粮食高产竞赛的农民只有80多户,现在都2000多户了,大家都了解必须要“靠科技创高产,靠科技创效益”,互相交流经验,大家的粮食产量都有了提高。

  陶树山也是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的社员,“搭伙”种粮也是粮食年年增产的秘诀之一。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耕作方式、统一播种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农户分散收获,“这叫‘四统一分’,节省种粮成本不说,粮食单产也比周围农民高出很多。”

  “咱们合作社已经流转了485公顷农田,我准备让这些地都能单产达到3万斤以上,让我们合作社的每个农户都成为‘玉米王’。”陶树山说出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