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象灾害种类多、频次大、影响重,全省每年受灾人口在2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是受气象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全省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直接经济损失总量仍然很大,占全年GDP绝对增加值的10%—15%左右。
面对变幻难测的天气、频繁袭来的灾害,河北省近年来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省、市、县普遍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针对暴雪、寒潮、暴雨等气象灾害出台了相应的防御办法,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试点范围。随着防灾减灾防线不断前移,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在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这是河北省的一个创举。
2012年8月,河北省政府成立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主管副省长任指挥长,省气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国土、农业、水利、民政等3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由指挥部直接发到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
截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133个县(市)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145个各级指挥部都制定了严密的工作职责、流程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体系。
“气象防灾减灾,根子在防,核心在减,关键是把预报变成预警、把信息变成信号,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这需要强有力的指挥体系,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支撑。”河北省气象局局长宋善允对记者说,“河北省从体制创新入手,从加强指挥入手,强化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作,形成了‘气象及时预警、部门迅速联动、公众积极响应’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在应对气象灾害的过程中,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针对气象灾害防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河北正准备出台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力以赴补上气象防灾减灾“短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