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少宏)东莞全市每年处理的垃圾总量接近400万吨,其中逾八成垃圾被填埋处理,造成“垃圾围城”局面。2月21日,记者从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召开的相关大会上获悉,今年将积极推进麻涌垃圾焚烧厂等项目的建设,全力缓解“垃圾围城”之困。
据统计,2012年,东莞全市处理的垃圾总量为384万吨,尽管2013年的统计尚未出炉,但据城管部门预计,2013年的垃圾总量肯定会比2012年有所增加。与垃圾总量逐年递增相比,目前全市大部分垃圾仍主要依靠填埋处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东莞全市遍布水源地及居民区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有33个,正在使用的和已经废弃的简易填埋场共120个。
这些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填埋场垃圾堆积如山,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及饮水安全埋下隐忧。以位于道滘镇的大彰沙垃圾填埋场为例,在2013年10月及12月先后两次发生火灾,未经处理的垃圾在发生大火后导致周边空气质量直线下滑,周边沙田、厚街、道滘等镇的居民表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截至目前,东莞仅建成一座垃圾焚烧站,已投入使用的市区环保热电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600吨/天,全年垃圾处理量仅有50多万吨,远远难以满足全市垃圾处理的需求。
“根据东莞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今年,东莞将全力推进位于麻涌镇的垃圾焚烧厂建设,以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钟耀祥介绍,针对目前市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垃圾围城”热点问题,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正不遗余力地提升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确保新规划建设的环保热电厂均采用欧盟2000的排放标准技术,由专家把关,紧跟欧美,领先全国。在建设无害化垃圾焚烧环保热电厂的选址方面,该局将强化与相关地区的群众密切沟通。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