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入选市第三批非遗项目中,东莞龙舟第一景也颇受争议。
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日前,东莞市政府批准并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音乐(岭南派)”等四个大类的14个项目入选,其中不乏较为“冷门”的非遗项目。
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申报过程,专家组确实对4个引起争议的项目进行了讨论。最终,古琴音乐(岭南派)、“王藻记花灯”等争议项目入选,但根据相关规定对“王藻记花灯”等申报项目进行更名。
不少入选项目市民感到陌生
资料显示,东莞分别于2007年、2010年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72项。在此基础上,东莞成功申报省级第一至第四批非遗名录项目共计30项,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5项。
去年10月,市文化馆组织专家评选市级第三批非遗名录。经过评审,23项申报项目有19项通过初评,14位传承申报人有10人通过初评。最终,共遴选了14个非遗项目和10名代表性传承人。
这14个非遗项目分别是,传统音乐类别包括古琴音乐(岭南派)项目,传统舞蹈类别包括竹塘麒麟舞项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包括中国象棋(凤岗)、龙形拳项目,传统技艺类别包括道滘蟛蜞酱、庾家粽、高埗矮仔肠、莞城花灯、樟木头麒麟、万江新村腐竹的制作技艺项目,民俗类别则包括茶山游园、麻涌大步巡游、南城东莞传统建房风俗、南城东莞卖懒习俗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有的项目让不少市民感到陌生。以“古琴音乐(岭南派)”为例,虽然此前广州把“古琴艺术(岭南派)”申报成为省级非遗项目,但东莞地区的古琴音乐活动较少,不为外人所熟知。同样,王藻记花灯在莞城花灯制作的作坊中不是最好的。
四项目传承性和地域特色受疑
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在专家评审过程中,确实有4个项目引起争议,分别是古琴艺术、高步保安围扣肉、王藻记花灯、东莞龙舟第一景。
其中,古琴艺术的争议焦点是在东莞有没有传承性和地域特色,部分专家认为东莞历史上虽然有绿绮琴,东莞可园还为该琴特别筑琴台,可是古琴在东莞近现代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影响力不大。
相反,部分专家则认为,古琴艺术作为我国第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任何一个行政区域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古琴艺术曾经在东莞晚清形成气候,出现了邝露、张敬修、邓尔雅等一批古琴艺术家,正因为近现代古琴艺术在东莞式微,今天才更有保护的必要。
与古琴艺术类似,有专家认为,王藻记花灯制作技艺不是最好,但有其独特性和艺术性。或者可以换一种思路,王藻记花灯如不具备代表性,可以整合莞城花灯制作作坊,统一来申报,或可名“莞城花灯”。
该负责人说,经过一番激烈而充分的讨论,专家评审委员会最后才确定古琴音乐(岭南派)、莞城花灯等14个项目、杜带娣等10名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评审,并根据相关规定对“王藻记花灯”等申报项目进行更名。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