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2月7日电(记者齐雷杰)针对“失独老人”亟需精神抚慰、生活照顾等专业难题,河北省民政部门今年试水政府提供专项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由专业社工为失独家庭提供服务。
记者见到67岁的杨明(应被采访者要求使用化名)时,他正坐在石家庄市恒爱家园社工服务中心,与10多位“失独老人”一起包饺子聚餐。“独子去世后,我和老伴儿感觉天塌了,心里空落落的。好多年来,除了买菜看病,我们几乎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曾经性格开朗的杨明说,现每逢亲人团聚的传统节日,就感觉度日如年。幸亏有社工疏导、陪伴,最近才走出阴影。
杨明和妻子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30多年来,这一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但也带来“失独家庭”(即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等系列社会难题。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市桥西区就有“失独家庭”109户、160多人,全市共1000多户,整个中国数量则更加惊人。
自从独生儿子车祸去世后,杨明和妻子经常以泪洗面,几乎丧失生活信心和希望,每天闷在被孤寂、抑郁等负面情绪笼罩的家里。“老年丧独子,真是人生的大不幸啊!”杨明说,他和老伴不仅丧失了精神寄托,年老多病到医院看病都没人帮忙跑前跑后排队拿药。万一突发急病,医生连签字亲人都找不到。
如何让“失独老人”走出心灵困境,回归正常生活?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民政厅干部刘卫东告诉记者,疏导老人心理是关键。可政府在这方面能力有限,社区“热心大妈”“爱心大爷”面对这种技术活儿也力不从心。有时候,“热心大妈”们甚至都进不了失独者家门。
今年,河北民政部门选择了近年来义务为“失独家庭”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的社会组织——石家庄“恒爱家园”社工服务中心,通过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购买社工专业服务的方式,来探索帮助“失独家庭”。
“恒爱家园”负责人王丛品说,社工服务中心有13名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身体好、没什么家庭负担又想为社会做事的50多岁女性,几乎都拥有社会工作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还发展了一批青年志愿者,主要为“失独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体检、打扫卫生、购物、病时照料等服务。
“我们的理念是‘助人自助’,帮助失独者重拾生活信心。”毕业于贵州大学社会工作系的硕士研究生、“恒爱家园”专业社工杜娜说,她们千方百计走进失独者心里,用专业社工知识帮助其走出伤痛。春节期间,组织了10多名“失独老人”一起包饺子聚餐等活动,并联系了医疗服务公司,义务为老人挑医院、选专家提供信息咨询帮助。
经过社工疏导抚慰,一些失独者开始逐渐走出家门,与其他失独父母唠嗑交流,并参加打扑克、唱歌、打腰鼓等娱乐活动。一些人还成为义工,帮助遭遇同样不幸的失独者。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