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2月7日电(记者庞明广)头晕头痛、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下……春节假期即将结束,许多上班族在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后往往会患上“节后综合征”,产生生理与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忙碌了一年,人们在春节长假纷纷放下手头工作,切换“假日模式”,或在家与亲朋聚会,或外出游玩赏景。与亲朋聚会则免不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大鱼大肉,外出游玩也免不了路途上的舟车劳顿。春节7天连轴转,到假期结束时虽然玩得开心尽兴,但身体却已严重透支,甚至进入亚健康状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归工作,其效率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许多人在收假时仍沉浸在过节的气氛当中,精神长期处于松弛的状态,收假却难做到收心。没有了平日工作的压力,一些人大多会选择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作息非常不规律,心理上也随之完全放松了。收假后也往往是人在心不在,难以适应工作的强度。
应对“节后综合征”,许多专家与网友也纷纷支招,如节假期间娱乐应酬要节制、多吃清淡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规律作息等等,但最为重要的是,在假期结束后要及时做出自我调整,从心理上适应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了欢乐祥和的春节,应该攒足精气神,应尽快调整身心,克服摆脱“节后综合征”,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状态”,收收心,干好工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