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2月6日电(记者 梁晓飞)“早上5点起,晚上10点回,一天有十多个小时坐在旅游车上。”春节假期临近结束,对假期旅游的各种“吐槽”甚嚣网络,由于客流量剧增,假日出行甚至变身为“公路考察”,引发游客对出游品质的不满。
“春节出行成了‘修行’。”趁着难得的春节长假,家住安徽安庆的白先生带着一家三口报团出门旅游,原本想散散心、放放松,没想到几天下来,不仅落得个身心疲惫,还被导游再三请求“谨慎购物”,花了近万元钱。其中一天晚上,更是在高速公路上堵到了凌晨3点才到酒店,原本的旅游行程平白添加了“公路考察”,耽误了9岁小女儿期待已久的温泉浴。
经历磨难并非出门旅行的初衷,这一豁达的人生教育背后,潜藏着莫大的无奈与心酸。“如果平时能休假,不仅避免了堵车,还能省下上千元钱。”白先生说,尽管出门前对景区人山人海的状况已有心理准备,但排两个小时队坐观光缆车、堵5个小时在高速公路上的体验,仍令他感觉“像是打了一场仗”。
对于游客的不满,导游们把矛头指向了私家车,继而开始了对“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讨伐。部分私家车主则认为,部分高速公路路段的限行,以及双向四车道的低水平高速,才是路面爆堵的祸首。记者注意到,尽管有些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并无大幅提高,但春节期间,仍采用低价折扣争抢客源,游览人数远超其实际接待能力,从而降低了旅游品质。
近年来,随着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呈井喷态势。部分地区为拉动旅游经济,短短4天行程在3个城市间往返奔波,景点内的“文化博物馆”成为兜售特产的大型超市,景区参观却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方便、到了景点乱拍照”的中国式旅游,依旧盛行。
然而,即便明知如此,依旧有大量游客受困于假期稀少、难以休假,不得不前赴后继。春节,本是合家团圆、拜年祈福的日子。春节出游,除了社会文化变迁之外,多少夹杂着一些“平日不得游”的欷歔。春节将过,唯愿新的一年,“修行”在平时,休闲亦有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