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为了40万亩水稻田——走进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采空区塌陷现场

2014年01月30日10:45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为了40万亩水稻田——走进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采空区塌陷现场

  春节将至,春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1月28日,为不误农时,湖北省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地质环境的工会主席薛兴平、总工程师刘正道决定再次到位于东宝区子陵铺镇四干渠分水闸的石膏采空区塌陷现场考察,记者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沿子陵到曾庙的村级公路行走,过四干渠分水闸不远,一个直径30多米、最深处近40米、已将路边四干渠彻底截断的大坑,出现在我们面前。

  “四干渠承担着为荆门市东宝区、钟祥市近40万亩农田输送灌溉用水的任务。”薛兴平告诉记者,“大坑是去年10月23日塌陷形成的,导致四干渠完全丧失输水功能。如果不能在水稻种植前完成治理工程,这些农田的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可能面临绝产。”

  子陵铺镇石膏资源储量丰富,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石膏资源进入快速开发阶段。经过20多年开采,形成了120.2万平方米的石膏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2008以来,子陵铺石膏矿段累计已发生地面塌陷16起、地裂缝1起,塌陷面积11万平方米。

  “塌陷产生的冲击波,将鱼塘冲起一二十米高的水柱,池边的树上都挂了不少鱼。”东宝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苏斌指着脚下的路说,“这条路也因此下沉了3米多。”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2008年起,东宝区逐年加大石膏矿关停力度,到2010年底,这一矿段5家采矿企业全部关闭。同时,在市国土资源局指导下,东宝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采空区群众安全保障工程:将采空区地表农户全部迁入子陵、新桥两村集中居住,对采空区已塌陷且不能耕种的农田,按每亩每年800元~1000元的标准补贴给农户,并对采空区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就近安置到东宝工业园就业。

  “石膏开采活动已经停止了,但塌陷仍处于活跃期。2012~2013年,这里就发生了2起塌陷事故。”薛兴平说,“去年塌陷发生后,区政府立即制定塌陷区监测预警工作方案,请专业单位设计了塌陷区应急抢险工程和四干渠治理修复方案,并安排了250多万元治理资金。”

  “根据方案,在加强监测预警的同时,春节一过我们就要启动塌陷区应急抢险工程,力争在2个月内完成四干渠治理修复工作,恢复输水功能,确保下游近40万亩水稻种植区用水需要。”薛兴平说。

  结束现场考察时,今年的第一场雨不期而至。这场雨,对已经一冬无雨的荆门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也更激发了市、区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治理塌陷的紧迫感。

  “东宝区以农业为主,所以治理塌陷的压力很大。国家应加大对这类地灾治理的支持力度。”刘正道郑重地请记者代为向有关部门转达三点建议:一是考虑到历史原因形成的地质灾害治理难度大,希望能在安排治理项目时加大支持力度;二是针对受益人跨部门的特殊情况,尽快出台治理资金受益部门分摊政策;三是针对四干渠输水主要为农业用水的现实,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对地方政府进行资金支持。

  车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车里人还在念叨最多的是“不能耽误农时……”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