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大型体育场将免费低收费开放 每周开放不少于35小时

2014年01月29日18:32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型体育场将免费低收费开放 每周开放不少于35小时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晚,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体育部门所属大型体育场馆和区域内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应该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具体来说,还有规定:那就是要求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另外,每年还要举办一定数量的公益性的赛事,体育讲座、展览、培训,进行一定人次的国民体质测试等等。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许多体育场馆它的运营步履维艰,而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又总是苦于没有一个健身锻炼的场所。那么这一次免费低收费开放通知,能不能对改变这样的两难现状起到积极作用?

  提到中国的体育场馆,有这么几个数字让人听了非常纠结,首先,截止到2008年,我国体育场馆总资产约两万亿,但目前大概有95%的体育场馆处于亏损状态不能自给自足,其次,某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八成民众认为,身边缺乏可供运动的公共体育场馆,是阻碍自己进行健身活动的最大障碍。更有超过九成的民众感觉目前公共体育场馆收费过高。最近几年,很多地方的大型体育场馆命运非常凄惨,有的变身成为仓库、停车场,有的荒废成了菜地,还有的干脆被夷为平地,创造了建筑物爆破的种种另类纪录。

  了解过上面这一组数据和事实之后,再看这次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通知,可能会觉得相关部门找到了一剂治标治本的良药。不过要让大型体育场馆真正和全民健身融为一体,中间的障碍并不只是收费太高而已。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认为,我们的许多大型体育场馆,从建设的初衷和目的上,就存在着偏差。

  白岩松:办什么全国的、省里的、农民的、工业的这样那样的运动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运动会呢?每个地方就跟拼指标一样,要建很多的体育场馆,运动会一开完就没什么用了。国际象棋棋后谢军说,“体育场馆不应成为城市的奢侈品,应该让它良性循环,要用它来服务老百姓”,但是首先一个定位,它现在的确变成了城市的奢侈品,建完之后,办完一个活动之后就关门了。

  既然是为大型赛事而建,许多体育场馆自然天生就没办法符合全民健身的要求,现在成为菜地、仓库也就不足为奇。原中体产业公司总经理王奇对此表示:

  王奇:也可能是一种形象工程吧,不是考虑市民健身或使用起来大家方便,我到了很多城市,发现都叫体育中心,或者奥林匹克中心,而且一般一线体育中心,行话讲叫两菜一汤,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再加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中心一下就圈好几百亩地,但是它把体育中心往往都建在离城市比较远的地方,深圳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钻石体育中心,可是那地方不通地铁,深圳这么好的一个城市,有6000多支企业足球队,一到周末足球场都租不到,但是体育中心往往建在郊区。这个可能就是这些年我们在这种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只考虑了体育中心的形象,而忽略了它的后期的运营和使用性。

  对于那些远在城市郊区,交通又不方便的一个又一个体育中心来说,即便真正严格落实这次的通知精神,做到一年免费开放365天,恐怕也还是会门可罗雀,难以为大部分人的健身锻炼做出什么贡献。在王奇看来,体育场馆要想融入大众生活,摆脱变身菜地或者废墟的窘境,必须在理念上做大手术,一方面大型场馆要注重后期使用,真正成为体育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小型场馆要扎根社区,真正成为全民健身的大众乐园。

  王奇:一个是从全民健身考虑,我们在社区里建这种小型的运动场,其实我们国家现在也在改变,除了全民健身还有一个体育表演业,体育表演业一定要离市中心近,一定要交通方便。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台湾省台北市建了一个体育场小巨蛋体育场,它建在忠孝东路,为什么建在那?它就是人家去那方便,它就是建成了一个体育文化商业的综合体,体育表演业也可以实现,全民健身业也可以实现,而且各种体育的文化活动会展,包括底层的商业也做的非常好。它通过合理的运营、好的市场化运营,又拉动全面健身,又拉动体育观赏,同时它还不亏钱。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