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谈“治霾在行动”: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2014年01月29日07:21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谈“治霾在行动”: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从表面看,大气污染是急症,人们总期待有“速效药”,但实际上,它是“慢性病”,要彻底治理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十面霾伏”让人产生“雾霾焦虑”,人人都期待霾尽蓝天现。这种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治霾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毕其功于一役的期待并不现实。

  治理雾霾要打持久战,因为雾霾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也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雾霾的形成既有“元凶”,也有“帮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雾霾成因也不尽相同,只有厘清成因,才能科学施策。这就需要精确监测、分析数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治理雾霾要打持久战,因为雾霾的背后隐藏着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矛盾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解决。过去,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招商引资“饥不择食”甚至“饮鸩止渴”,“先污染后治理”,后遗症至今难治。再看产能过剩症,我国水泥实际年产高达近19亿吨,几乎等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总和;粗钢实际产能6.26亿吨,为其余经合组织成员之和。国家屡出重拳化解产能过剩,但消化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过剩产能尚需时日。谈到消费观念,不少人都知道环境被破坏不好,可是谁也不愿改变自己破坏环境的行动。改变这些,都需要过程。

  看看国外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也会让我们对治理雾霾的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更加理性。英国从1952年开始出现严重雾霾,经过20年的治理,到1972年才摘掉“雾都”帽子;德国鲁尔工业区1964年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约为206微克每立方米,经多方治理,2007年才下降至8微克每立方米。

  不久前,国家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用10年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通过重金投入、强制减排、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全国一盘棋”的统筹治霾思维将是治本之策。这既让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打响治理大气污染攻坚战的决心,也让我们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有个理性的预期。

  从表面看,大气污染是急症,人们总期待有“速效药”,但实际上,雾霾是“慢性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除了要采取各种局部性和临时性的措施外,还需进行长期调理。只有理性研判形势,充分认识治理雾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能摒弃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辨证施策、标本兼治,取得实效。(王晋)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