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月26日电(记者屠国玺、侯丽军)“在我们县委的9名男性常委当中,现在只有两个人还没有戒烟,但我会督促他们在今年戒掉。”近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对记者说,带头落实“禁烟令”是领导干部的责任。
在此前数年时间里,包括李祥在内的成县县委9名男性常委都是“烟民”。会议室戒烟还相对容易,但许多人在办公室等其他办公场所里抽烟的情况还是无法杜绝。在自行戒烟之后,李祥开始建议和劝告其他常委一起戒烟,希望从根上消除办公场所的“烟患”。
撤掉放在每个办公室里面的烟灰缸,随机查看角落里是否有烟头……几个烟瘾不大的县委常委很快把烟戒掉了。但另外两个可没有这么容易。
“一个烟龄长达30多年。另外一个烟瘾大,估计戒掉还需要时间。”李祥说,他会不断督促他们,直到戒烟成功。
李祥说:“抽烟看似是小事,但却是观察干部作风的一个切口。不光是关乎干部们在群众中的形象,更关乎群众的健康。”
目前,成县各个部门和乡镇都已严格落实“禁烟令”。记者在其中几个乡镇走访时仔细观察,在这些乡镇政府的办公室内外都没有见到烟头的踪影。
不过,记者春节前在甘肃其他一些县区采访时发现,尽管许多基层干部都知道“禁烟令”的内容,但落实起来仍然难过人情关。
在甘肃东南部几个乡镇采访时,听到了一些基层干部当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有乡镇干部说:“会议室里不让抽烟还可以理解,但不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抽烟有点不容易。”还有干部说:“和老百姓打交道,相互发根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不抽烟会让群众觉得有生疏感。”另外还有干部认为:“只要不抽公家的烟,自己花钱抽烟就可以了。”
一些基层纪委书记认为,“禁烟令”的贯彻执行,不仅需要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更需要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用制度形成约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长久坚持下去,才会有更多无烟场所。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