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月24日电(记者闫起磊)“我所理解的孝道,应该是爱与责任吧。”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张蕾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作为儿女该做的事情,被评为模范,真的很惭愧。”
张蕾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杉树乡永靖村土家族女孩,也是铜仁学院的学生。2011年,张蕾带着盲父求学的故事,感动许多人并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张蕾8岁那年,父亲失明,母亲离家出走。面对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张蕾担起了孝老爱亲的重任。农忙时,天刚亮,小张蕾就下地犁田、栽秧,中午回家给父亲、弟弟做饭。吃饭时,张蕾总是自己吃小碗,给父亲和弟弟吃大碗。
日子过得艰难,父亲决定卖唱乞讨,供儿女读书。2004年,张蕾考入印江民族中学。为不再让父亲出去卖艺乞讨,她在学校食堂做临时工,还在晚自习之后到夜市打工洗碗。2007年,张蕾考入铜仁学院中文系,在她的辅导和鼓励下,弟弟也于2008年考上了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姐弟俩都上学走了,家里只剩下双目失明的父亲,怎么办?“不能丢下父亲”,张蕾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边读书边打工挣钱养家。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还几次起了轻生的念头,张蕾抱着父亲说:“爸爸,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一定要让您过上好日子。”
学校免除了张蕾的全部学费,当地政府也给她家办理了低保。但为了买药给父亲缓解病痛,张蕾不得不利用晚上和课余时间打工。求学的日子里,张蕾做过家教、当过洗碗工、促销员、服务员、勤杂工等等。生活虽然艰辛,她却一直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负。
如今,张蕾已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弟弟也考上了公务员。没有变的是,张蕾依然把父亲带在身边,精心地照料着。张蕾说:“作为一个女儿,不离不弃,是我对爸爸一辈子的责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