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评:驻京办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一个具体表现

2014年01月23日09:26    来源:兰州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驻京办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一个具体表现

  有媒体报道称:按照规定,国家近年来集中撤销625家驻京办事机构,并严禁以变换名称、转移驻地等形式变相保留。然而,记者近日在北京走访发现,很多应撤销的县级驻京办纷纷改头换面,有的改名为“在京工作人员服务中心”,有的改为“驻京联络处”或公司、会馆。一些高校也以“驻京研究院”等名义,变相设立驻京办。

  驻京办,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大概是缘于一本叫做《驻京办主任》的小说。现在的官场小说很有市场,也很写实,里面的人物完全可以对号入座,里面的故事基本是现实的缩影。好几年了,这本在书市上一直很叫卖,已经出到第四册了,居然还在畅销书榜单的前几位徘徊不落。说陌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连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得到什么服务了。

  其实所谓的驻京办,就是各地派驻首都的办事处。所办之事,类型复杂,凡涉及地方在京人、事、物,大体都属驻京办工作范围。包括迎来送往,搞接待;联络老乡,整活动;沟通部委,拉关系;“接待”上访,保稳定等等。客观地说,驻京办最初的职能是方便地方和中央交流,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在具体操作中,因缺少规范和监督,驻京办衍生的权力变异与寻租,被公众所诟病。

  两年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就曾表示,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中央特别是各部委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审批上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寻求更多的资源,纷纷设立驻京联络机构。既然“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就足以说明钱给谁不给谁,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跑不要,很难得到,因此多跑才能多要。可以说,驻京办只是在现行财政审批制度下,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一个具体表现,不过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罢了。如果权力和资源过分集中的体制性弊端不改变的话,如果中央与地方分利不均的矛盾仍然暗流涌动的话,那么驻京办将会永远存在。

  存在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合理性。小马飞刀以为,只有在保证决策透明化的基础上,实现利益的公平和均衡,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决权,加紧建立诸如社会质询、人大审查、媒体曝光等公开的监督机制,驻京办自然就会消失。(小马飞刀)

(来源:兰州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