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邵氏电影”的民族情怀

2014年01月16日09: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邵氏电影”的民族情怀

  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他一手缔造的邵氏电影已是香港文化图腾,如今斯人已逝,邵氏招牌也早已不在,但邵氏电影曾经的辉煌依然让当今的电影人艳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处于霸主地位的无疑是“邵氏电影”。

  从1925年的天一影片公司到1958年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电影逐步找到了具有独特艺术烙印的个性特征,并在实践中成熟壮大。而邵氏电影对电影界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香港地区,它的影迷遍及整个东南亚,甚至影响了全球的华人。它最大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出品了上千部作品,更是由于它对华人电影思维和模式的转变,使得邵氏电影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企业。

  “一切从商业的思维出发,靠市场来检验作品的好坏。”这种纯粹的商业思维模式,在整个邵氏电影的成立、发展、繁荣至消衰的过程中始终未曾改变。在邵氏之前,香港电影以追求艺术内涵的文艺片为主,如早期的《孤岛天堂》、《流亡之歌》等,而邵氏电影以“观众至上”统一了香港的影坛,致使香港电影逐步走向以商业片为主流的趋势。而正是这一转折,成为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始终在电影世界保留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在追求最大化的商业价值的同时,邵氏电影并没有放弃对艺术水准的坚持,有很多传言说,邵逸夫为了保证出品影片的质量,多次将自己不满意的低劣影片烧掉,以免影响邵氏声誉。由此可见,“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更带有出品人的自信和自豪。

  从邵氏父子、兄弟从业起家的历史看来,这种“家族式”“自己人”的运作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艺术追求和商业利润,虽然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变更,邵氏公司这种“自己人”的模式开始逐渐演化、升级,邵氏电影也在有意或无意间,真正实现了电影行业的“产业链”建设,从制作、拍摄、发行、上映到艺人经纪,都由“自己人”一手包办。因为需要将自己的艺术观念更好地统一执行下去,所以邵氏公司不断挖掘优秀的好导演和好演员,那个时期诞生了如导演李翰祥、张彻、胡金铨、楚原,演员胡蝶、阮玲玉、林黛、狄龙、姜大卫等一大批优秀的从业人员。

  同时期,西方经典好莱坞电影正逐步走向没落,探讨类型片的新好莱坞时代开始来临,邵氏电影也在东方影坛的类型片探索中做出了翻天覆地的改革。1957年,中国内地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引起了轰动。嗅到巨大商机的邵逸夫,开始重用导演李翰祥,拍摄了多部古装题材的黄梅调电影。于1958年上映的《貂蝉》,由林黛担任主演,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这种有别于地方戏曲,又融汇了戏曲元素的新颖电影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之后推出的《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开始逐步奠定了邵氏电影的江湖地位。

  有别于黄梅调电影的温柔浪漫,另一种尽显阳刚之美的类型影片——武侠,也在邵氏的推崇和改良下开始崛起,之后逐步演变成为香港最具有魅力的类型电影。邵氏的武侠片从黑白演变成为彩色,打斗也更加讲究真功夫、动作美。1966年,胡金铨导演,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是新派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随着武侠类型片的兴盛,专业的武打设计、武术指导……都成为独立的电影职业,影响着整个香港电影的发展,动作影片成为香港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类型电影,也是最能代表东方、走进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除了优秀的制作团队和拍摄的经典作品之外,邵氏电影最突出的“产业链”建设成果在于建立了专业的影城。邵逸夫接掌公司之后,曾实行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他首先斥资700万港元在清水湾兴建邵氏片场。正是通过建立大量的摄影棚,邵氏保证了拍摄影片的质量和数量,一部影片从剧本策划到最终发行拷贝的各个步骤,都可以在邵氏影城内完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电影产业的全链条式运作。

  邵氏电影称霸香港影坛近20年,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电影市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黑白到彩色,从时装到古装,从黄梅调到武侠,邵氏电影的类型片划分和产业化模式,都奠定了当今香港电影的发展基础。邵氏出品的佳片电影,通过深深的文化积淀,传播到世界所有华人的领域,体现出浓浓的民族情怀。

  张志萍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