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一停,PM2.5就“嚣张”起来。昨天,阴云散去,南京各个大气监测点PM2.5“起伏不定”,大多数小时浓度都出现超标状态。而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冬季的PM2.5十分“顽固不化”,即使降雨、冷空气轮番“轰炸”,南京还是“霾气冲天”,接连3天都是污染天。
雨后空气“霾气冲天”
昨天,预计的降雪没有出现,太阳出来后,天气“重归于好”。而就在阳光照耀下,PM2.5再次“逆袭”,浓度从早上8点就开始明显飞速上升。
此轮降雨、降温对PM2.5有多大“威胁”,南京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表示,南京1月10日、11日都是轻度污染,只有1月8日、9日出现优良的空气。
记者看到,昨天下午5点,南京各个监测点都亮起了“红灯”,PM2.5的实时浓度几乎都超标。这么多有利气象条件都没能彻底消灭PM2.5,环保专家解释,一是冷空气带来的风力不大;二是这股空气在带来寒冷的同时,又带来了北方新的雾霾。
根据预报,降雨停止后,本周南京主要是晴朗的天气,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不利。
再不“抱团”治PM2.5就晚了
某国际环保组织日前对74座城市中去年PM2.5浓度进行了排名。结果显示,接近92%的城市的空气PM2.5年均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南京排在第24位。
记者了解到,江苏13个城市都进入前40名,其中泰州PM2.5污染最严重,位居第十八位,盐城最好,位于第三十九位。由于缺乏京津冀地区“抱团”重拳整治的具体方案,该环保组织提醒说,长此下去,长三角地区有望在雾霾排行中继续提前名次。
这项排名表显示出,空气污染问题在长三角地区也日趋严重。“江苏有连续监测数据的13个城市中,10个城市年均浓度达到国家标准的两倍以上;而浙江大多数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也接近国家标准的两倍;上海为60.7微克每立方米。”据悉,在2013年12月期间,上海市、南京和杭州PM2.5的最大日均浓度分别达到421微克每立方米、312微克每立方米和361微克每立方米,分别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日均值75微克每立方米的4-5倍。(金陵晚报记者 于飞)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