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局局长谭铁牛研究员9日透露,中科院已启动在智利的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在哈萨克斯坦的中亚药物研发中心和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在肯尼亚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海外科教分支机构建设工作,在巴西的空间天气南美科学中心也已获批建设。
中科院2014年度工作会议当天在北京举行,谭铁牛向媒体介绍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情况时披露了上述信息。他说,建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已正式挂牌成立,并启动了若干实质性的合作,该中心利用南美(智利)独特的天文观测条件和设施,开展最前沿的天文科学合作研究,为中国和南美地区国家培养急需的天文科学人才,促进中国天文科学跨越发展。其余几个中心的建设工作,也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
谭铁牛称,中科院2012年决定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并优先启动“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该工程由“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卓越中心支持计划”和“发展中国家科教基地建设计划”三部分有机组成。其目标是到2020年,为发展中国家培养2000名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择优支持10个左右TWAS中国卓越中心,在发展中国家建设10个左右海外科教基地。
在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的同时,中科院也考虑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探讨共建科教分支机构,并进一步拓展、深化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包括不断拓宽国际合作领域、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创新国际合作机制、优化国际人才计划和完善国际合作环境。
谭铁牛介绍说,中科院与发达国家科技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有:与欧空局首次签署“中科院-欧空局空间科学活动合作协议”,合作领域从空间天文和物理探测,向空间地球科学、深空探测延伸;与英国皇家学会签署联合声明;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同制定“骏马计划实施方案”,并就共建中科院-马普联合中心达成共识;与美国能源部共同设立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专项基金,为未来5年中美高能物理开展实质性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