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咋运转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黑龙江省木兰县吉兴乡文化站站长王向东从3年前上任之初就一直思考的问题,“那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正当王向东茫然无措时,适逢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举办馆长培训班。
“学了一周,脑子通了,开窍了。”王向东说,现在不仅吉兴乡文化站有在全省叫得响的秧歌舞、健身操、文学社、合唱团,而且每个村屯都有一名文化带头人。
为了解决王向东们的“苦恼”,黑龙江省文化厅制定实施了“千人大轮训计划”,近3年来,把该省的930名乡镇文化站长和300多名地市及县区文化馆长、图书馆长轮训一遍;举办包括舞蹈、编导、乐队指挥、合唱指挥等多个艺术门类在内的培训班50多个,培训基层文化馆业务人员3200余人,直接带动近千个群众文化品牌涌现。
学习累、收获多、干劲大
“千人大轮训计划”以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文化市场执法总队为主体。其中,黑龙江省群艺馆以培养市县乡群众文化工作者为主,黑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以培养舞蹈、创作、舞台技术及艺术等创排人员为主,黑龙江省图书馆以培养基层图书馆长为主,文化市场执法总队以培训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及文化市场营销人员为主。
“随着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一些传统做法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诉求,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再提高。”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春盛说,省群众艺术馆在对文化站长培训时,讲课老师既有专业老师又有文化站先进工作者,这就为培训实现实用、好用和会用提供了保障。
2010年参加文化站长培训班的北安市通北镇文化站站长马晨辉,将自己在培训班的学习总结为“学习很累、收获很多、干劲很大”。参加培训后,他制定了文化站发展3年规划。“通过抓文化能人建设、打造群文品牌、扶持村屯文化大院等措施,我们镇涌现出包括秧歌村、书画村、锣鼓村、太极舞村等多个文艺专业村。”马晨辉说。
培训走基层、接地气
2013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组织全馆业务干部80多人组成7支小分队,奔赴省内21个边远县,对县域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摄影等7个艺术门类,1500多人参加培训,这也是黑龙江迄今组织的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最深入基层的一次基层培训活动。
仅2013年,黑龙江面向基层开展图书馆业务培训、共享工程网络培训、农村数字化建设集中辅导培训40余场次,1900多人次参与。
为培养更多基层文化人才,黑龙江省文化厅2013年初组织开展“千名专家下基层”行动,成立由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宋宏伟任组长的“专家下基层”领导小组。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组织相关专家以及获得群星奖的参赛节目,赴省内各地市和部分县区进行专题辅导。
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在任5年多的林口县朱家镇文化站站长张贵敏对基层文化工作感触很深:“站长虽然‘官’不大,但没有两下子是当不了的。”目前,朱家镇文化站成立了10个文化协会,通过协会在26个村屯培养了112名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在协会和文化能人带动下,5000多人参与相关文化活动。
佳木斯市农民文化带头人工程、萝北县文化教员制、桦南县文化能人工程都搞得红红火火。通过3年的农民文化带头人建设,佳木斯市涌现出富锦市秧歌、桦川县梨树乡书法、汤原县乡村艺术团等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典型。“开展群众文化要依赖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文化建设水平才能真正提高。”黑龙江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李辽昌表示。
宋宏伟说,未来3年,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将对全省930名文化站长和地市县区文化馆长、群众艺术馆馆长再培训一遍,分门别类举办100个业务培训班,培训1万名业务人员;将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村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纳入千人大轮训培训。同时,黑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将在全省选拔艺术人才进行专业培训,黑龙江省图书馆将对市县乡三级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大轮训,文化市场执法总队将对各级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有步骤、分批次进行全员大培训。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