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北方第一明代古城堡打响“转型自卫战”

2014年01月07日11:0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北方第一明代古城堡打响“转型自卫战”

  新华网太原1月7日电(记者王学涛 苏斌)虽然湘峪古堡近年来在唱“空城计”,但74岁的樊伟理一直坚守其中。冬暖夏凉、祖宗基业,八个字饱含了她对老宅子的感情。然而,现在老人决定搬离,为了古堡已经拉开的“转型自卫战”。

  “老伴儿说要以大局为重,等房子修好了,我们再搬回来,房子离开了人,两三个月就长草了。”樊伟理说,子女们都在城里上班,想接他们去城里住,但老两口更喜欢村里山清水秀的宁静日子。

  湘峪古堡的确不普通。它历经11年建造,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依山就势,背山面水,集居住和防御为一体,是山西沁水河畔54座古堡中最杰出的古堡之一,享有“中国北方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誉。

  漫步在幽静的街巷,“五纵三横”的棋盘街、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双层藏兵洞让人叹为观止。大量分布集中的民居,如帅府、三都府、金鸡楼、棋盘四院、双插花院、书房院等,青砖黑瓦,错落有致。

  “它还是冷兵器时代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山西沁水县旅游文物局副局长张发胜说,明末,战乱频发,在一代名宦孙居相、孙鼎相等人的倡议和主持下湘峪古堡修建而成。由于孙鼎相曾先后在工、兵、礼、吏部主事,所以他精通建筑法式。

  然而,随着城镇化发展,原有的200多户人家现在已不足70户,年轻人出去打工后,城堡里只剩下近百位老人留守。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房屋出现裂痕,没人住的院子和屋顶上长满杂草,有些房屋的木梁已经倾斜,显得摇摇欲坠……

  事实上,早自2003年起,湘峪村村委自筹资金6500万元,复修了湘峪古堡防御工事、三面古城墙、堡内三都桥、东岳庙;完成了北山绿化、河道改造等基础工程;并配套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2011年,山西省旅游局批复其为3A级旅游景区。

  然而,由于古建筑规模宏大、涉及村民多,国家文物修复资金只能在方案批复后逐年下发,再加上湘峪村两座煤矿的关闭重组,资金链断裂,湘峪古堡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步履维艰。

  让人欣慰的是,2013年,湘峪古堡与河北省鸡鸣驿村等6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被列入全国首批古村落保护利用试点。

  “湘峪古堡保护也列入了沁水县重点工程,目前,县里投资80万元编制了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正等待国家文物局的批复,2014年将对重点院落进行修缮。”张发胜说,湘峪村的搬迁房已经盖好,绝大部分村民也已经搬迁出古堡。

  不过,“空城村”并不是湘峪古堡的归宿。张发胜表示,这是湘峪古堡建造以来首次大规模修缮,由于产权不明晰等各种原因需要把村民搬离,但等村子修好后,会通过入股、返聘等方式,鼓励村民返村,搞农家乐接待、土特产品加工、文化展演等。

  “我们要原汁原味地修复古堡,保留它的原始风貌,搞深层次旅游开发。”张发胜表示,高端旅游市场是湘峪古堡未来发展的方向,争取打造成为美术院校的写生基地、作家和摄影家的创作场所,以及古装剧的影视基地等。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