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段欣毅)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将有所调整。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李旭章日前指出,此举意在使地方竞争在另一个层次上进行:比谁的市场更开放,比谁的规则更加国际化,比谁的服务效力更高,比谁更加遵守市场“游戏规则”。
李旭章指出,当前,越是深入到基层,地方政府行使企业功能的动力就能得到越清晰的界定;在实践中,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的各种竞争促进和带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曾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在看来存在不少问题。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改变这种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既使我们还不可能一朝完全抛弃,也必须意识到继续这种做法可能使经济和社会矛盾积累下来,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李旭章认为,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对过去一个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扭曲的一个矫正,以健康的央地关系,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为中国模式增添新的内容。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立,各类企业、公司等市场主体形成。政府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更多地转向公共服务的提供。三中全会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目的就如何在使地方竞争在另一个层次上进行:比谁的市场更开放,比谁的规则更加国际化,比谁的服务效力更高,比谁更加遵守市场“游戏规则”,比谁城乡更加平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