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段欣毅)中央党校教授孙小兰日前在该校举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未来的国企改革应当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促使官员化的经理人走向职业化、市场化。
孙小兰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的问题。尽管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设置齐全,但制衡作用不强。经营者和所有者的责任和义务不规范。董事会实质上没有独立选聘具有资质职业经理人的权力。
对于改革的操作方式,孙小兰建议,可将国有资产管理设置为出资人代表机构(国资委)、资本运营公司或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等三层构架。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领导人可能仍由行政任命,而企业层面的高管则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选聘和退出。
孙小兰认为,未来的国企改革必须建立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选聘和退出机制,重点就是“去行政化”,从根本上废除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国家干部身份和行政任命制。实行选聘制,引入竞争、更新和淘汰机制,促使官员化的经理人走向职业化、市场化,使他们的价值通过企业经营业绩来体现,让他们的命运与企业命运相联系。在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应聘管理上,政府只能充当红娘,不能担当管家角色。企业的组织人事部门对进入市场的经理人主要考察职业道德水准;社会中介机构对经理人的能力、实绩考核分析,供企业择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