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烟台讯(通讯员赵本栋)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始终把加强公务员培训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服务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开拓培训渠道,增强培训实效。
良好的工作载体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基础。烟台市整合本地和国内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加强培训平台、师资和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较好地保证了培训质量。在培训平台建设方面,着眼大规模培训公务员的需要,在发挥党校和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充分挖掘驻烟高校的优势资源,建立本地化培训基地,拓宽培训渠道,同时着眼培养高层次公务员的需要,积极寻求对外合作,与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高校建立了长期培训合作关系,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多处培训基地,构建起全方位的培训平台。
烟台市广开渠道抓覆盖,确保公务员全员培训。自2005年起,依托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高校和市委党校,开展自主选学工作,每年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科级以下公务员进行轮训。组织、人社部门在充分调研干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培训要求,对各培训机构提报的课程进行审核,确定培训“菜单”。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建设、公共管理和其他公务员应知应会的内容,着重提高执政能力和业务水平;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形势分析、文化艺术修养等内容,着重提高综合素质。自主选学注重以人为本,公务员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培训课程,但必须保证必修课程不少于一天。这一做法,既满足了公务员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激发了公务员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又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做好“名师送教烟台行”活动,组织大系统和各县市区认真开展需求调研,提出需求申请,邀请名师到烟台传经送宝;依托自主选学培训师资和课程体系,或根据基层需求开发部分专题,由基层单位根据需要选择培训课程,组织教师深入部门、县市区、街道社区上门送教。去年以来共组织送教活动30余场次,培训基层干部2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基层公务员培训难的问题。
烟台市鼓励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结合自身需求,面向本地、本部门和本系统公务员,开展专门业务培训。很多机关单位都设立了“机关学习日”、“业务讲堂”,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市审计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本系统公务员进行应知应会业务培训、集中封闭式轮训,先后开展专项业务培训20多项,培训近1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水平。公安系统全面推行“边值边训”模式,积极探索“微课程”、“短信培训”等培训形式,有效提高了培训效率。
(来源:公务员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