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陈康亮)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15日在京表示,改善中国地方政府的发债机制,让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用地方债务来支撑地方的长期投资,可以化解当前地方债期限不对称的问题。
林毅夫是在当天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大国远见”财经峰会上作如是表述的。
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首次单列入明年六大经济任务中,强调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此,林毅夫认为,中国地方债的问题主要在于期限错配。
林毅夫指出,地方政府目前难以发债,要发债必须报发改委审批;如此,地方政府要开展投资,一方面须靠土地财政,另一方面须靠投资平台跟银行借钱;但跟银行借贷多为短期贷款,一般是1年、3年,顶多7年,以短债来支持长期投资,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
林毅夫认为,若改善中国地方政府的发债机制,为其提供长期资金的来源,则能缓解期限错配的问题;且将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可能缩减房价来自土地出让金方面的成本,属于一石双鸟的政策。
针对地方债的规模问题,林毅夫认为,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低水平;根据统计,到2012年,中国政府积累下来的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是14.9%;而地方债,按照最悲观的估算,地方政府的债务达17万亿元人民币;两项相加达47.6%,而日本整个数字超过200%,其他发达国家都是普遍超过百分之百。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与其他国家政府的重要区别还在于,后者的负债一般用于支持消费,消费完了就没有了,是真的负债;而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多用于投资,有资产抵押,尚属可控范围。(财经专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