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章士钊与胡适银监题跋合影照片。 资料照片
图为章士钊在合影背面的题诗。 资料照片
北京传是拍卖公司在日前的秋季拍卖中,推出近现代人物影像专场,拍卖较为少见的人物照片。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揭示出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成为以往时代的旁证。
这次拍卖中最吸引人的拍品,是一张胡适与章士钊的合影,以69万元的价格落槌。章士钊是近代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自幼接受旧式教育。他曾创办《甲寅》杂志,刊登了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的译著《柏林之围》,章、胡两人从此开始交往。后来他们又同在北京大学任教,彼此更为友好。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胡适成为白话文运动的代表,而章士钊则坚持写文言文的主张。章士钊曾在《新闻报》上撰写《评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胡适。据传,友人拿着这篇文章给胡适看,胡适则说:“章公此文,不值一驳。”章士钊听到这话,也不置一词。
1925年2月,章士钊与胡适在一次宴会上不期而遇,饭后便一起照了这张合影。相片洗印出来,章士钊在相片背后题了一首白话诗送给胡适:“你姓胡,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算是老章投了降。”在附信中章士钊还说:“弟有题词,兄阅之后毋捧腹。兄如作一旧体诗相酬,则真赏脸之至也。”而胡适果真在相片旁题了一首七言诗:“‘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处指龚自珍——编者注)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章、胡二人的诗,好像是在开玩笑,但内容却有深意。章士钊已感觉到白话文的发展不可阻挡,但又流露出不大甘心的矛盾情感。胡适的答诗比较庄重,赞扬章士钊是开风气的前辈,但也希望他继续前进,不要自以为师,同时希望停止论战。如今将近90年过去了,时空俱变,这张相片的确如章士钊所言成为珍贵的“文学纪念”。
在这场拍卖中,还有以往少见的名人家庭合影,展现出他们在公众视野之外的另一面。如清末翻译家林纾的家庭照,两个孩子环绕膝前,林纾笑容和蔼,绝无当时一般人物照的严肃神态。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家庭照,“一门三院士”的书卷气尽显其间。而傅雷一家在西湖边的合影,眼底眉间尽是欢乐,很难想象到他们日后遭受的苦难。
一些单人照或工作合影,也展现出那个年代的人物风流或行旅痕迹。弘一法师20岁时在上海城南草堂的留影,脸上尚有青春稚气;张自忠将军的西装照,则隐去壮烈殉国的忠勇,显得清秀文雅;摄影名家郑景康拍摄的齐白石肖像,老人须发可辨,似乎要从照片中探出头来。工作合影中,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政要的合影,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三人的合影,都已成为近代史重要事件的见证。而邓之诚在北海游览的合影,鲁迅、李济等人访问西北大学的合影,则是学者生活中可亲的行迹。
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不到200年,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真实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通过这些人物老照片,某个时代、某个事件、某处景物或某种时尚,似乎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
(记者殷燕召)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