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各地励精图治,稳中求进,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取得新成就。一年来,十八大精神是否落实到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惠及群众?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的“小人物”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近期,本报记者分赴各地,下基层,走一线,倾听百姓心声。今起推出“我这一年”栏目,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这一年,最高兴的事儿莫过于去年12月19日,全国首批646个传统村落名录公布时,我们中黄村也“榜上有名”。
我们村是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苗寨,全村198户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百年老屋还保留了好几栋,许多独特的苗族风俗也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传承着。
不过,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村寨景色,以前并未给我们带来富裕生活。因为交通不便、山多田少,稻谷、玉米仅够口粮,村民大多贫困,活钱只能靠外出打工挣。
1999年至2005年,我当了两届村委会主任,生活太贫穷了,我也无法在家乡坚守。2003年我到北京打了两年工。每次看到非遗保护的新闻,就会想到我们的寨子,想到民族文化可能给大伙带来财富。2005年起,我开始为村寨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2008年,湖南省组织评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要求网上投票。我们村寨虽然很美,可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我们四处打电话争取选票,组织村民包车到市区的网吧投票。我们还打印了4万多张纸质选票,到镇上请村民和学校师生填写。随后,背着装满选票的麻袋进省城,交给省民委的领导。
我们的做法有点笨,但我们的村寨确实美得让来过的人都感动。2009年,我们村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后,又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旅游特色名村、历史文化名村、美丽村寨等,直至去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几年申报下来,我明显感到,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今年以来,省州市各级对我们村的扶持力度空前,各级领导多次来村考察,省政协还在我们村设立了联系点,帮助我们制定古苗寨保护规划,并已投入资金180万元,进行传统民居保护和基础设施改善。年底之前,还将完成一个亲水码头、一个停车场和3000多米绕村道路的修建。今年,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义务投工投劳,或者参加村里的文艺演出队,十里八乡宣传我们自己的苗寨。
在市里帮助下,今年我们发展了150亩的茶叶育苗基地,明年还打算发展50亩蔬菜,让村寨越来越美,村民越来越富。
保护传统村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我们已初步尝到了甜头。现在,每逢周末,都会有游客来村里玩。今年国庆黄金周,我们这个小小的苗寨接待了3000多位客人,他们吃住在村民家,让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年我们的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000元,比去年足足增加500元。
(本报记者 杨 彦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9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