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场站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临时场站比例偏高、设施老旧等严重制约北京市“公交城市”建设的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日前,北京市政府专题会原则通过的《北京市公交场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力争至“十二五”末,全市公交场站新增53处,面积65万平方米,场站数量达到663个,总面积增加至55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永久场站43处,面积58万平方米,永久场站数量比例从30%提升至35%,面积比例从45%提升至50%。
2008年以来,北京市共计建成41个市级公交场站、改造108个,加上6个综合交通枢纽中的公交场站用地,共计53.6万平方米。同时,今年提出方庄公交场站立体改造和德胜门地区公交场站整合改造计划。
但是公交场站总量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截至2012年底,市级公交场站共610个,总规模485万平方米,其中永久场站186个、220万平方米,临时场站424个、265万平方米。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北京市需配备公交场站652万平方米,加上临时公交场站,存在167万平方米缺口,即便公交企业以牺牲停车安全间距为代价,仍有1300余辆公共电汽车只能停于路侧。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重点实施“五个一批”的任务书。
新建一批。中心城区公交场站数量偏少,《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建设立水桥、衙门口等10个中心城区永久公交场站。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无缝接驳,在西红门、天宫院等重点区域和大型社区新建公交场站6处;通过一体化开发等市场化模式开工建设苹果园、六里桥二期等6处综合枢纽。
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大力推广公交立体停车,新建方庄、郭公庄等10处公交立体停车场,解决中心城公交车辆基本停放问题,同步考虑周边社会停车问题。同时,完善郊区公交场站建设布局,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合城市人口疏解,新建北七家、苏家坨等6处郊区公交场站,完善郊区公交线网,满足市郊人群的通勤需求。
新城和科技园区也被纳入覆盖,《行动计划》提出新建通州商务园、未来科技城等4处公交场站,增加新城园区的公交通达性,构建完善新城园区内部线网,优化重点开发区公交线网。
为减少公共电汽车污染物排放,提高新能源车配比,《行动计划》提出完善新能源车保障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营公交充电站建设,重点研究新建场站增加或独立建设电动车充电、LNG加气、保修维护等新能源保障设施。
固化一批。促进周庄新村等9处有条件的场站转固。针对永久场站缺口大、短期内临时场站可缓解公交场站不足问题的客观现状,新建青塔等19处临时公交场站作为有益补充。
提升改造一批。针对部分永久场站基础设施老旧、临时场站基础设施简陋等情况,改造老旧场站约71处;完成6000平方米场站用房“平改立”工程改造,集约利用场站用地,增加停车面积2000平方米。随着纯电动公交车的不断投入运营,为保证车辆的充电需求,对3处变电站进行改造,实现设备升级。
集中清理一批。重点解决场站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应交未交的远大路世纪金源、大望路北内、华纺家园、欢乐谷、恋日家园、草桥欣园、富力又一城7处场站用地。
研究规划一批。加快编制专项规划,积极开展场站前期研究。截至目前,有27处新建场站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工作。(记者 徐飞鹏)
(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