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大师潘翼先生作以“扎根与探索——建筑的挑战与使命”为题的讲座,场上听众座无虚席。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12月7日电 (杨伏山李静)“建筑师的愿景就是要达到天、人、物、我的和谐相容境界。”台湾设计大师潘冀先生7日在厦门大学如是说。
第20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当天在厦大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FAIA)、台湾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大师之一潘冀,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召集人王兴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孙一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孙宇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路以及来自日本福冈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众多海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师、专家学者,莅会共话建筑之伟业、共寻良善发展之道。
被业界公认为台湾最杰出建筑设计大师之一的潘冀先生,在论坛上作了以“扎根与探索——建筑的挑战与使命”为题的讲座。他从“从根本做起——建筑的原则、理念、任务与愿景”、“议题之探索——‘天、人、物、我’的建筑表达”、“实践之挑战——凝聚共识与成果分享”、“专业之使命——传承延续与关键原则”等四个方面对此论题展开了阐释。
潘冀的建筑作品曾先后荣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优秀奖、IDA国际设计建筑金奖、美国纽约州建筑师协会杰出奖、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金奖、台湾建筑金质奖首奖、台湾卓越建设奖金质奖等,享誉海内外。他认为,建筑师肩负的使命涵括隽永自然的创新、敬业诚信的服务、精确可靠的执行等要素;建筑师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则是能领受永续祝福,体会美好人生。
本届论坛由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厦门市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以“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为主题,着重探讨建筑的演变与走向、材料与构造以及反思与评价。
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第一线的学者型建筑师,中国内地建筑界公认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的何镜堂院士表示,建筑必须跟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必须传承自己的文化,走节能环保的道路。
他说,中国建筑设计要找到一条即中国又现代的道路。为此,他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念:建筑要有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TheContemporaryArchitectureForumofChina简称CCAF)”前身为“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是全国性的民间建筑学术团体,成立二十六年来,在繁荣建筑创作、活跃创作气氛、提高创作整体水平等方面起重要推动作用,声誉日隆,影响广泛。
如今,该论坛已集中百余位中国最优秀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他们以提高中国建筑师的创作与学术水平为宗旨,倡导学术民主、创作自由为己任,为繁荣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