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回望2013】国内天气气候事件之东北雾霾

2013年12月05日14:00    来源:气象局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回望2013】国内天气气候事件之东北雾霾

  入选事件:

  10月罕见雾霾天气导致东北数千所学校停课

  雾霾缠东北 供暖非元凶

  中国气象报记者吴越 任桂林

  “从前冰城美呀,四季清呀爽呀;今天十米开外看不清哪是哪呀。听说那方圆千里都白茫茫霾呀,耳轮里有汽笛声声在大雾里开呀……”这首网友改编自萨顶顶《万物生》的神曲,伴随着今年10月一场突袭东北的雾霾天气而迅速蹿红,歌中道不尽的正是这场雾霾天气的罕见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

  10月20日至22日,东北出现大范围雾霾,长春、沈阳、哈尔滨出现重度雾霾,大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局部不足10米。哈尔滨PM2.5高达10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整座城市沦为“雾城”。21日7时,哈尔滨市气象局首次发布霾预警,将预警级别提高到最高级别红色;21日凌晨2时45分,长春市气象台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同时,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全市多个监测点位PM2.5值突破200,部分地区突破300,达到最严重级别。东北三省交通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城市交通瘫痪,高速路封闭,各大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激增2成以上,数千所学校停课。

  同时,由于10月20日是哈尔滨开栓供暖第一日,很多人认为,燃煤产生的粉尘是造成此次雾霾的元凶,在网络上关于“供暖带来雾霾”的声音也是议论纷纷。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部,冬季最低气温可低至零下40℃,供暖季节为期6个月。因此,雾霾与供暖到底该不该画上等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黑龙江省气象台预报室主任赵广娜对比了2012年和2013年哈尔滨供暖首日的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后认为,此次雾霾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天气。去年10月20日也是哈尔滨供暖首日,当天城市空气质量良好,正是受到当时冷空气影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今年,在弱冷空气影响下,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此外,专家也指出,10月正处于秋收季节,最近是秋收季节,城郊及周边县市在此期间大量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烟尘。同时,供暖燃煤锅炉的陆续启动也不无干系。

  其实,在冬季本身大雾就易多发。因为,在冬季,东北大部分地区常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在这种天气形势下,近地面低空多为静风或微风,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同时,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形成逆温层,抑制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所以说,雾霾天气的出现,是在冬季常有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难以快速扩散的结果。

(来源:气象局网站)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